最新消息
26
2015.11
2008年4月新聞稿


人事新聞不是猜謎遊戲  報紙應盡責找回公信力

(台北訊)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昨天發表「2008年4月份烏龍新聞紀實」報告,指出各主要報紙的錯假新聞,創今年單月份新高達56則(含更正14則),1月份為49則、2月份50則、3月份54則;且以新內閣人事烏龍最多,共25則,幾達59.5%,比 2004年新防會觀察7家主要報紙 4至5月,處理游錫堃內閣人事改組新聞的錯誤率43.5%還要高,令人嘆為觀止。其中臆測或瞎掰,可說集捕風捉影或道聽塗說之大成,還有不斷重覆報導錯誤的人事,譬如胡志強的接總統府祕書長,詹啟賢忽而副閣揆,忽而總統府祕書長、吳清基、李家同、楊朝祥可望任教育部長的變來變去,而媒體所猜測的熱門人選,結果多半是落空,在在讓人瞠目結舌,此無疑是悖離「知之為知之」的守則,猶賠上媒體公信力,得不償失。

新防會的這項觀察報告,是以五家主要報紙包括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及聯合晚報,比較其新聞處理,大致以有無檢具消息來源?是否落實新聞查證?實質平衡報導與否?新聞編寫是否公正客觀真實?及有無善盡媒介責任?包括新聞倫理道德規範在內等為觀察標尺。

新防會指出,像4月份的人事烏龍報導,不但有違「正確第一」的新聞鐵律,亦違反了專業倫理, 衍變成濫用「第四權」,忽視媒體的責任和尊嚴,導致公信力的淪喪,實令人遺憾。4月份各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評比,依序為:蘋果日報27則(更正13則)、聯合報13則(更正1則)、聯合晚報8則及中國時報8則;總計56則,刊登「更正」者14則。另四月份違反新聞倫理道德規範的示意圖和照片,蘋果日報18則、中國時報2則、自由時報2則,總計22則。

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連續三年都將台灣的新聞自由名列前茅,但說到新聞品質,就不敢恭維,特別是公信力,僅由2005年艾德曼(Edelman)公關公司的調查報告1%,升至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s Forum)的10%。英國著名的傳播學者歐妮爾教授(Onora O’Neill)曾說:「擁有新聞自由,並不表示擁有欺騙的執照」。顯然媒體的改革和自律,必須要積極落實專業規範和新聞的核心價值,堅守社會公器的責任,並努力找回公信力,可謂是當前刻不容緩的要務。

紐約時報董事長小沙茲柏格(Arthur O.Sulzberger Jr.)2005年12月8日來台訪問,就曾提到:「報導若出入太多,會失去影響力,也易促使社會分化。如此亦會耗掉其過去累積的社會信賴感和公信力,而失去影響力。」有如暮鼓晨鐘,值得媒體中人省思。
 
觀察報告主持人:呂一銘(前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0912270986
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網址:http://www.bdf.org.tw/fame/
 
 
  2008年四月份烏龍新聞統計表
則數
報名
烏龍新聞
則數
 備  註
(有更正者)
  蘋果日報        27     13
   聯合報        13 1
  聯合晚報 8 0
  中國時報 8 0
  自由時報 0      0
合計        56     14
 
◎四月份各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評比,依序為:蘋果日報27則(更正13則)、聯合報13則(更正1則)、聯合晚報8則、中國時報8則及自由時報無;總計56則,刊登「更正」者14則。
◎四月份違反新聞倫理道德規範的示意圖和照片,蘋果日報18則、中國時報2則、自由時報2則;總計22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