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8
2015.12
2014年5月新聞稿


北捷殺人事件廣受關注  媒體報導未能專業自律

 (台北訊)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完成觀察報告,指出5月間台北發生的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震驚社會,國際媒體亦競相報導,許多網友都說「太恐怖了!」對照眾多媒體不計後果的煽色腥報導,輕忽社會責任,同樣令人引以為憂。

新防會說,對這種廣受矚目的社會血案悲劇新聞處理如何拿捏編寫尺度及訊息的完整、正確,確是媒體的一大考驗。

新防會舉出本案新聞處理普遍存在的缺失。其一,不少媒體編寫受害者的被殺慘狀,讓人怵目驚心,而血跡斑斑的恐怖畫面,更是大多數媒體的報導重點,造成被害人家屬二次傷害及民眾恐慌。其次是查證不足,或捕風捉影,淪為以訛傳訛的「傳聞」,真相未明。另有「媒體審判」,或「判死刑」與「廢死」的無謂爭辯。凡此,都無助閱聽大眾準確理解事件本質,探討其中所存在的社會問題。

新防會表示,台灣各主要報紙都以頭版、頭條,外加幾個重要版面,報導此一事件(為台灣近五年第五起隨機殺人慘案,也是台北捷運自1996年通車營運以來,首起致命濫殺的犯罪事件),但媒體的過度描述(繪)血腥及圖片,大多違反新聞倫理道德規範,及三年前所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參見「2014年5月媒體觀察報告紀實」附件)

另一方面,新防會說,這次事件後續新聞也有溫馨的一面。例如大學生發起勇敢搭捷運活動,江子翠站的祈福滿牆花如潮,民眾主動為北捷死傷者哀悼祝禱;而東海大學的「信望愛」聲明,除哀悼與致歉外,並沒有急著切割鄭捷,而是承擔一切,感人肺腑等,不無彌補煽色腥報導的負面影響。

不過,媒體在處理類似重大血案,實應發揮同理心,有如傳播學者賈奎.巴娜金斯基(Jacqui Banaszynski)所說:「讀你自己的報導,就像在鏡子裡,你看不到自己,別人卻能清楚看到你」,值得戒鑑!
各主要報紙的「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新聞評比,有違新聞專業規範者。依序為:中國時報6則、聯合報5則、蘋果日報3則、聯合晚報2則、自由時報2則。合計18則。有違新聞倫理道德規範者:蘋果日報13則、中國時報7則、自由時報7則、聯合報5則、聯合晚報1則。合計33則。(參見附表)

新防會「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新聞觀察報告,是以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及聯合晚報等五家主要報紙,比較其新聞處理,大致以有無檢具消息來源、是否落實新聞查證、實質平衡報導與否、新聞編寫是否公正客觀真實,及有無善盡媒介責任等,作為觀察標尺。

新防會指出,新聞不是「傳聞」,必須勤查證。例如兇嫌鄭捷的家世背景,乃至殺人動機,就有好幾個版本,眾說紛紜。有說從小學就想「做大事」,亦有對於討厭的人,「就有想要殺死對方的念頭」,國中、高中便開始要想殺人,曾寫「車站砍人」故事,還有擅寫各種殺人小說和殺人計劃,甚至愛沉溺格鬥電玩 捅人當Game,喜歡玩的是《英雄聯盟》與《神魔之塔》,結果台灣代理商還因此特別發出聲明稿,表示該電玩與行凶動機無關。

此外,在22、23日日部分主要報紙就報導,鄭捷被捕後說:「我又不敢自殺,想要被判處死刑求死,要多殺幾個人才會被判死刑」,或「他想自殺,卻沒有自殺的勇氣,所以想藉殺人被判死刑」,或他供稱:「我知道會被判死刑」,隨機殺人就是想被判死刑,或「不殺那麼多人,不會判死刑」云云但是,根據6月28日報載,鄭捷先前不管檢警幾次詢問,始終無意願請律師,但台北捷運日前以支付命令向他求償2,061萬餘元,新北地院裁准後,鄭捷立刻提筆寫信給父母,請求父母協助找律師處理此事。顯見媒體先前報導其人其事,與事實出入頗大。

新防會說,在家世背景的「傳聞」,更有家庭富裕、住豪宅、開名車說,還有說中產階層或家道小康,以及「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世說,甚或牽扯鄭姓前立委(已否認有親戚關係)等等,莫衷一是。使得其真正動機和真相不明,均難獲公允評斷。正如傳播學者巴娜金斯基所說:「真實,是新聞報導的生命,勤查證是不可或缺的責任!」

新防會說,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除了暴露大眾運輸系統的維安漏洞,也顯示部分新聞媒體未能發揮同理心和自律,專業也不足,造成社會集體心理的創傷,甚且「媒體審判」等;此從各種羶色腥標題,不難看出。例如:「血洗捷運 惡魔狂言『殺完人 很舒坦』」、「人魔瞪白眼『為什麼要道歉』」、「捷運屠夫:沒判死 就自殺」、「就算爸媽在車上 鄭捷:照殺不誤」、「4死者 皆一刀斃命 」、「奪4命 人魔竟怨全身痠痛」、「罹難者一刀斃命 精挑凶刀完好如初」等等,不一而足。

新防會指出,北捷隨機殺人事件的報導「個人化」,使媒體忽視扮演社會公器的責任,爭搶收視率,變相幫嫌犯作宣傳,引發犯罪模仿歪風,或對可能犯案者任意「標籤化」,擴大渲染某種群體或個人特別容易犯案,尤其避免汙名化精神 疾患患者。例如網路便出現「鄭捷粉絲團」,或一種「黑暗英雄崇拜」等,非僅未能安定人心,反傳播恐懼與仇恨,使負面效應擴散,產生「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遭到社會各界指責。

其中,5月28日就發生一起一名低頭玩計算器的自閉症男子,在捷運車廂因誤觸他人、溝通不良,乘客誤以為會被攻擊而拿起滅火器防備,造成車廂內其他乘客恐慌並誤通報為砍人事件,並有乘客在逃離時跌倒受傷。另6月4日,板南線一輛列車正由西門站開往龍山寺站的途中,一名男性乘客疑似癲癇發作倒地抽搐,引發同車乘客驚恐逃竄,推擠間造成2名乘客輕微擦傷等情事。

新防會說,政府部門亦應定時記者會公開資訊,提出緊急性安全防護措施,降低大眾的恐慌,包括傷者狀態,應對措施,避免媒體亂搶新聞,在缺乏充分證據下揣測行兇者的動機、精神狀態。並應派專人持續對傷、亡者、兇嫌家屬關懷,提供行政及心理協助,諸如喪葬,保險,司法,醫療及後續復原等歷程,多管齊下,始能有效幫助社會療傷止痛。

新防會指出,以2008年6月8日日本秋葉原隨機殺人事件為例,經過媒體大肆渲染,至6月24日已經引發17個模仿犯罪者「預告」,年齡從13歲到30歲都有,其中還有6人未成年,2名女性。台灣社會氛圍似比日本躁動,北捷隨機殺人事件不到一個月,警方就已查獲20多起犯罪者「預告」,足見防患未然的工作多麼重要。

再者,日本政府在秋葉原殺人事件之後三天,立即成立犯罪預告網站,鼓勵網友檢舉犯罪模仿,針對可能模仿者進行警戒、拘捕、起訴,迅速壓抑模仿歪風。相關電視節目也在案發之後,避開類似劇情暫時停播,甚至還有13個都府縣開始對販售匕首實施登記制,日本Yahoo!拍賣和購物也停止出售匕首,堪為借鏡。

新防會說,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今天,台灣公民社會已然崛起,復經網路的加持儼然形成了「第五權」,扮演監督政府及主流媒體的重要角色,每天24小時的即時新聞傳播和針砭時事,越來越受社會重視,也值得主流媒體關注並因應。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新聞評比
則數
報名
未符新聞專業規範 未符新聞倫理道德規範
中國時報 6 7
聯合報 5 5
蘋果日報 3 13
自由時報 2 7
聯合晚報 2 1
合計 18 33
 
※    各主要報紙的「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新聞評比,有違新聞專業規範者。依序為:中國時報6則、聯合報5則、蘋果日報3則、聯合晚報2則、自由時報2則。合計18則。有違新聞倫理道德規範者:蘋果日報13則、中國時報7則、自由時報7則、聯合報5則、聯合晚報1則。合計33則。
 
 
新防會新聞觀察報告主持人/呂一銘(前國營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091227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