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A
31
2014.08
主要報紙「張顯耀洩密案」新聞紀實(2014年8月)
※ 新防會「張顯案洩密案」新聞評比,觀察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及聯合晚報等五家主要報紙,比較其新聞處理,大致以有無檢具消息來源、是否落實新聞查證、實質平衡報導與否、新聞編寫是否公正客觀真實,以及有無善盡媒介責任為觀察標尺。(參見「備註欄」)
※ 各主要報紙的「張顯耀洩密案」新聞評比,有違新聞專業規範者。依序為:中國時報15則、聯合報11則、蘋果日報8則、聯合晚報7則、自由時報4則。合計45則。
◎新防會分析「張顯耀洩密案」新聞處理,引用的新聞傳播研究概念是:「有無檢具消息來源?」、「是否落實新聞查證?」、「平衡報導與否?」、「新聞編寫是否精練?」及「有無善盡媒介責任?」等五種。這五種觀點長久以來為新聞專業守則的實務共識,茲再說明此研究試擬的操作標尺如下:
一.檢具消息來源方面
1.記者引述或採訪的消息來源,是否片斷不周全,以致誤導讀者?
2.引述是否錯誤?例如誤聽、誤釋、誤讀、誤解?
3.是否濫用匿名的消息來源?例如消息來源匿名有無必要?是否與保護消息來源無涉?有無便宜行事,致引述的消息來源欠缺公信力,甚至提供錯誤的訊息?或新聞成為消息來源的風向球,甚至鬥爭的工具?
4.消息來源是否偏頗?如專引述單一立場或特殊身分者?
5.消息來源是否失當?如與新聞事件無關,或者非專家、不適合評論者?
6.是否盲從有言論免責權之言論?如過度報導民意代表恣意批判他人,甚至人身攻擊的說辭,且致助長了濫用免責權之弊?
7.有無錯誤引導消息來源,如記者是否以錯誤的消息求証於人,要人評論,致以錯導錯,愈加背離事實?
二.落實新聞查證方面
1.查證是否有形無實?即徒有查證的形式,而無查證的實質?如求證的事項與主控一方的批評無關,致虛有向當事人求證之表象?
2.是否僅是部分查證?即雖有查證之動作,卻未查證周詳,而有部分遺漏?或未向當事人一一求證其受指控之事項,或僅有部分當事人的回應?
3.是否全無查證?完全剝奪了受控當事人的回應權?
三.是否平衡報導方面
1.給予各方,至少給予主控一方和被控另方之篇幅比例是否明顯失衡?
2.新聞呈現的論點是否偏頗?是否不合比例地呈現主控一方或被控一方的論點?
四.精練新聞編寫方面
1.新聞寫作是否脈絡不清?或欠缺背景說明,而有誤導讀者之虞?
2.寫新聞是否將傳聞偽裝成眼見,以移情(empathy)手法重建現場,仿若親眼目睹一切,有淪入主觀建構之缺失?
3.新聞寫作是否夾敘夾議?記者是否將評論的文字寫入報導之中?
4.標題是否過當?有沒有雖近內文文義,卻溢出了內文範圍?
5.題文相合嗎?還是差異頗大?
6.標題與版面是否有弦外之音?有沒有因為操弄文字或刻意編排,而致話中有話、另孳他意,易於誤導讀者?
五.媒介責任方面
1.報導是否署名?
2.報導出錯,有無更正?
3.報導出錯,傷及無辜,有無向當事人道歉?有無向讀者致歉?
◎張顯耀洩密案事件簿
★2月調查局接獲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疑洩密情資
★7月:調查局接獲檢舉,指張顯耀疑涉洩密
★8/14: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告知張顯耀,「上面」要他請辭
★8/16:行政院指張因「家庭因素」請辭
★8/17:張自爆「被長官告知辭職」,陸委會回擊稱張「工作上有疑點」
★8/18:陸委會強調以「家庭因素」發布請辭是為保護張。張反擊無的放矢、含冤莫白
★8/19:陸委會強調張工作疑點涉國安問題,移調查局追查。張上節目落淚指已將內情寫入遺書,並爆王告知政院會安排他出任公司董事長
★8/20:王開記者會指張涉洩密但內容不能說,7月接獲檢舉後陸續向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閣揆江宜樺報告,8月中確信張的工作疑點有國安問題需釐清,請張離職
★8/21:調查局朝外患罪偵辦,張公開怒斥遭控匪諜是白色恐怖,少數人迫害忠良。調查局以張涉外患罪報請高檢署偵辦被拒
★08/22調查局改依洩密罪報請北檢偵辦獲准,檢方分他字案將張境管
★08/25張主動赴北檢說明2小時,改列偵字案被告限制住居
★08/26北檢夜訊陸委會經濟處長李麗珍等3證人,釐清案情
★08/28檢調偵訊張與3證人,搜索張宅等7地點
★08/至今(9月底)北檢仍在偵辦中
張顯耀小檔案
★年齡:51歲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淡江大學歐洲事務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博士
★經歷:總統府國安會專案秘書、親民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第6、7屆立委、陸委會政務、特任副主委,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秘書長
★家庭:2006年離婚
任內涉及兩岸談判
★2014/08/05
.地點:中國北京
.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六次例會
.參與身分: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2014/06/25
.地點:台灣
.第二次王張會
.參與身分:陸委會特任副主委
★2014/02/20
.地點:中國長沙
.兩岸協議成效檢討會
.參與身分: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2014/02/11
.地點:中國南京
.第一次王張會
.參與身分:陸委會副主委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0825自由時報
煙幕彈、空包彈一堆〔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及洩密風波,這一週來匿名放話滿天飛,各種說法紛紛出籠,結果多半是煙幕彈、空包彈。張顯耀離奇被拔官,不惜與高層撕破臉站出來喊冤,還痛斥「被黑道追殺」、「白色恐怖」。17日張顯耀首度發出聲明駁斥去職非「家庭因素」之後,黨政人士、高層人士等匿名放話就開始出現。陸委會原本改口說張的去職是因「工作疑點」,於是藍營立委繪聲繪影,形容張曾與綠營立委打麻將,結果張自清,根本不會打麻將。扯財團又拖歐美下水接著,又傳出張顯耀與南部財團的關係密切,暗指張的工作疑點可能與官商互動有關,結果這方面傳聞又不了了之。此外,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六月下旬訪台,安排參訪相關企業、準備的禮品,又傳出其中張顯耀扮演角色,有圖利廠商之嫌,最後還是沒有下文。洩密震撼彈霧裡看花隨著張顯耀反擊的動作加大,匿名放話的力道也跟著加重,開始出現張涉及的洩密一旦曝光,將「舉國震撼」,卻沒有任何具體的事證與方向,外界還是搞不清到底怎麼回事。直到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親自出面說明,明確指出張涉及洩密,而調查局也適時插手介入。隔天,一向謹慎的調查局竟對外透露張恐涉及「共諜」,將朝「外患罪」方向調查,頓時讓爭議事件再掀高潮。陸委會與調查局互咬只是,專責處理內亂外患罪的高檢署不認同所謂的「外患罪」,調查局的專業備受質疑。結果,又出現黨政高層的放話,痛斥調查局用外患罪辦張顯耀是「爭功瞎搞」,陸委會也趕緊出面撇清,強調從未說過張顯耀涉及「共諜」,讓調查局顏面盡失,接著又上演陸委會與調查局互咬、指責的戲碼。其中,傳出這次背後檢舉的是來自歐美方面的人士,讓拔官爭議走向複雜化,不久,府方高層又趕緊匿名澄清並非事實,各界對事件真相還是一頭霧水。府放話證實張有寫信府方高層最明顯的放話,就是指張顯耀曾經寫親筆信函給馬總統,府方事後也證實,確有這封信。張在信中提及「資料外洩」情事,高層的用意顯然在藉此反駁張自稱不知因何事情去職的說法。
◎0820蘋果日報
張顯耀哭訴「寫好遺書」怨陸委會逼退 像黑幫追殺 神隱多天的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昨談到母親身體不好,他卻被如此打壓,不禁掉下了眼淚。(政治中心╱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遭逼退,隱身四天後,昨首度接受TVBS《麗文正經話》專訪,提到被逼退、調查,張聲淚俱下說,這兩天在想,可能是擔任副主委兩年半來,知道太多事,有些事他覺得不妥當,直言反對,得罪了一些人。但這樣的追殺,就像黑幫在追殺叛徒,鋪天蓋地,讓我非常寒心。」張還透露,已將「相關事情」寫在遺言裡,「已經做好準備。」張顯耀提到,張志軍訪台時,他母親身體不好,卻沒時間回去探望,忍不住激動痛哭出來,痛批:「他們現在卻用這種方式打壓我,情何以堪?對得起我嗎?」此時張提高聲調說:「我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總統,但是總統,有些人給你的訊息,不符事實」。 張顯耀也說明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見面談及去職的過程,張說,上周三下午王緊急找他,但他回去台中探望母親,周四與王見面告知「上面交代」要他去職,並安排他到一家公司擔任董事長。張反問王:「我有犯什麼過錯?這樣離開怎麼跟社會和家人交代?」王說,「我們想好了,可以用你母親病重為由,辭職照顧母親。」 求見總統被王拒絕張顯耀也表明,「這個理由外界不會相信」,他也不同意這個理由,希望自己親自對外說明,王郁琦只說「上面交代了」,要他周末收拾好辦公室走人。張說,「整個事件我連辭職信都沒寫過,要求見總統親自報告,也被王拒絕。」對於被陸委會指控有涉及國安問題的「工作疑點」,張顯耀直斥,「通匪、叛國多大的帽子,如有國家安全問題,張顯耀一定禁得起考驗!」張說,陸委會還沒有調查結果就以國安因素移送他,「將嚴重傷害政府威信,政務官的尊嚴何在?且會造成寒蟬效應,影響協商代表士氣。」張顯耀不滿的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總統、國安會秘書長和陸委會主委的指示,每次從對岸談判回來,都有寫報告和致電長官,「政務官去留,長官做決定,但要保留尊嚴,就任離開都有責任向社會大眾和國人交代。」批攆他名詞都不同張顯耀更反批陸委會,從他辭職,改成去職、調職,名詞都不一樣,「我張顯耀在陸委會,絕對禁得起任何考驗,如果所有的兩岸協商代表,都是用這種方式來處理,將來兩岸協商,我們的代表怎麼能得國際社會、對岸大陸,跟國人的信任和尊重?我們自己都不重視代表的去留,如何折衝為國家爭取權益。」 至於黨政高層頻頻放話,指他幫台商喬事情,張顯耀解釋,幫台商陳情,這是海基會秘書長的職責;對於他向中國關說人權案,引起王琦不滿,張說,這是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的請託案,因為中國有一基督教派被認為是邪教,他向張志軍說明,後來向王說明後,王也表示接受。 陸委會:盼他配合張顯耀說,上周二海基會祕書長林中森也找過他,跟他說總統很肯定他的表現,他到對岸協商,都自己蒐集資料,殫精竭慮為國家爭取利益,「我這麼努力,卻換來今天這樣,我當然不平!」陸委會表示,本案已移送調查局處理,希望張顯耀配合調查局的調查,並釐清疑點。
◎0820聯合報
張顯耀涉洩密僅調職?王郁琦:過渡性安排(綜合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遭撤職,各說各話,他受訪指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要他離開,媒體則詢問,既然涉及洩密,為何幫張調職?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當時只是疑點,未證明是事實,因此這是過渡性的暫時安排。王郁琦說,跟張顯耀會談前,已跟江宜樺、金溥聰報告檢舉資訊,但他本人並未向總統進行報告,張問他上面知不知道,他回答說上面長官希望你能調職接受調查,張問是不是金,王回他是「上面長官」,張問是不是總統,王回說「總統不知道」。王說,他的報告對象是江、金,相信兩位長官會跟總統報告;事後總統有詢問他,他有跟總統說明。至於為何跟張說總統不知道,王說,因為當時已經懷疑張涉及洩密,因此沒有告訴他。 張顯耀工作出現疑點,事涉機密,調查局請陸委會進行機密研判工作,今天下午已完成,並交給調查局,由他們運用,作為調查參考,這部分無法公開說明。 媒體詢問,如果已經懷疑張,為何還幫他安排工作?王郁琦說,在他跟張溝通當時,張只是有檢舉疑點,並未被證明洩密,未證明洩密之前,考慮張的權益跟名譽,這些疑點如果有清楚交代,我們也必須要有迴旋空間,讓他得到公平適合的處理,因此一開始約定以家庭因素,的確他家人也有狀況,所以用這方式保護張,未來如果能釐清工作上的疑點,也可以保留迴旋空間。王郁琦說,張那只是疑點,未證明是事實,因此這是過渡性的暫時安排。 為何不讓張在現有職位上接受調查?王郁琦說,因為張工作每天都接觸到國家機密資訊,一有懷疑,這個位子必須先調整,讓潛在風險降到最低;如果要進行行政調查,張在現職,如果要進行公平、客觀的調查,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王郁琦說,7月下旬接到檢舉相關資訊,跟金溥聰報告,8月上旬跟江揆報告。為何8月還讓張出席經合會?王回答說,因為需要經過查證及跟長官報告,在他本人沒有充分把握的情況下,不能讓張本來要執行的工作就不做、且不給任何原因,張以海基會秘書長身分出席經合會,會議裡都是商議完成的工作,儀式性功能大於實質性功能,當時他心中沒有完全的確信,因此一直等到8月中、8月14日,心中有比較強烈的確信,兩位長官都同意處置後,才進行相關溝通。 王郁琦說,檢舉函內容不便透露,相關資訊提供給調查局,調查局會交叉比對,進行後續調查。 媒體詢問,如果張的案子被證明是真的,誰要負責?被證明是假的,誰要負責?王回說,他清楚記者問這問題的用意,他本人的責任與張工作疑點最後調查結果直接相關,他會在張疑點釐清後,就剛剛的問題向各位報告。
◎0822自由時報〈社論〉
「孝子變國賊」奇案
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罷官案越鬧越大,從「家庭因素」、工作有疑點、被長官出賣,到對外談判洩密,甚至為中國當間諜。當事人公開泣訴含冤莫白、「像被黑道追殺」,上司出面駁斥,卻未釋群疑;兩造隔空對質,政媒放話不斷,社會看得霧煞煞。全案遂從行政調查、司法偵辦、政治整肅,演變為國安重大事件;當事人也從辭官事母的孝子,淪為匪諜、通敵的叛國賊。馬英九擔任總統六年多,人事爭議罄竹難書,政治整肅不斷,本案不僅處理手法蹩腳,或許還需加上「離奇」兩字,方足以準確描繪國人的普遍感受,就現今發展來看,本案最終有兩個可能,一是張顯耀經調查證明犯罪,另一是當事人無辜,兩者雖有不同結果,卻都事關重大。如果張顯耀經證實洩密,那就顯示我們負責與中國談判的大將,竟然自曝談判機密或底線,甚至通敵叛國,這是何其嚴重的國家安全事件。台灣俗語說「飼老鼠咬布袋」,中國是千方百計要吃掉台灣的敵國,我們的首席談判代表居然為對方辦事,全民福祉與國家利益因此所受的重大傷害,可想而知。從而,張顯耀任職陸委會兩年半所經手的包括服貿、貨貿等協議和機密資訊公文,都須重新檢視評估,找出可能暗藏的風險;有輿論要求暫停與中國重要交流、談判,待全面清查後才重新出發,自屬審慎而必要。如果張顯耀的確洩密,凸顯我們的國安內控出現大問題,包括當初任命他的總統及其「長官」都難辭其咎,談判團隊也須重做忠貞調查與必要改組。同樣嚴重的,發生如此國安事件,當時卻未立即依法究辦,反而嘗試以請辭私了,且安排張顯耀轉任公營事業董事長,誠不知置法治於何地,也令人難以理解它把公營事業當什麼?另外,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宣稱七月下旬已對張顯耀起疑並建議調職,何以八月五日仍任由其參與在北京的兩岸經合會?也應對公眾清楚交代。另一可能的結果是張顯耀確屬無辜,這也問題重重。首先是程序正義,王郁琦僅憑一封檢舉函,未經調查,即「主觀上確信」副手涉及洩密,試圖私了,而非一開始就以司法調查。其間,以理由牽強,經當事人反駁,又衍生說法一變再變,前言不對後語,態度閃爍,未能開誠佈公,以致當事人不服、公眾不信。如果張顯耀最終清白,這不啻去年九月整肅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再版,只是手法更為拙劣,印證了當事人所指控的長官出賣和白色恐怖,也再度凸顯馬氏執政既笨又壞的本質。為了排除異己,當局羅織罪名,先射箭再畫靶,動用各種政媒操作,企圖鬥臭鬥垮國家重要談判代表,至為邪惡。去年為整肅王金平,當局賠上檢察總長黃世銘信譽和職務,如今若再為排除張顯耀而搞到自身灰頭土臉、嚴重內傷,實愚不可及。人事案演變成國安危機,突出馬氏執政本質與水準就是如此。如今最重要的,是查明真相,以原貌展示國人,揭露藏在本案的權謀鬥爭與國安漏洞;司法單位發揮獨立公正仲裁功能,進行公斷,特別重要。本案從七月下旬按兵不動,到張顯耀反擊,調查局連日對本案迅速積極行動,一慢一快,已招致配合辦案之評。司法部門在馬英九整肅王金平一案,表現獨立於黨國威權之外的決斷,對司法的公信力頗有提升;如今在張顯耀案,社會也有相同期待。就國家體制說,張顯耀經總統特任,其去職卻行不由徑,率意為之,體制遭到踐踏,一至於此。有權無責的總統,修憲以來一直飽受各方詬病,馬英九主政之後,這一憲政缺失更為明顯,且其以黨領政,在國會無視民意,幾近倒行逆施,人民對他卻無可奈何。張顯耀昨天指馬英九被挾持,雖未指名道姓,但親民黨人以「金色恐怖」形容,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又是王郁琦直接報告張顯耀案第一人,他在本案角色,以及國安出現危機,都不是一紙恐嚇式新聞稿所能杜社會悠悠之口,理應對公眾有負責任的說明。
◎0826聯合晚報
總統府3分鐘記者會 「張去職 非金指示」【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上午在舉行僅3分鐘、只發表聲明不接受提問的記者會中說,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一事,並非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指示,重申不希望任何人藉此進行政治操作,傷害國家、尤其是兩岸關係。馬瑋國表示,張顯耀案已由檢調處理,進入司法程序,「總統府尊重司法,期盼各界靜待司法調查釐清真相,應避免捕風捉影、妄加揣測,誇大渲染,製造社會不安。」馬瑋國說,馬英九總統本月17日收到張顯耀來信,張在信中表明,王郁琦已告知他「資訊外洩之事」,因此將他調離現職,以便進行調查;但部分媒體及名嘴提及,張顯耀稱他在信中提到王郁琦告訴他「去職是受國安會秘書長的指示」,與事實不符。馬瑋國說,王郁琦已多次公開說,要張顯耀去職是他的提議,總統也支持,絕非國安會秘書長指示;其次,張顯耀給總統的信中,也沒有這點聲明。
◎0827聯合報嗆王郁琦下台 張碩文遭撤發言人【記者陳惠惠、陳乃綾/台北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隨行發言人張碩文上任不到十天,前天在政論節目談張顯耀洩密案,點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下台。連陣營競選總幹事蔡正元昨撤除張隨行發言職務,專任機要組長,負責連勝文行程安全及應變聯繫工作。蔡正元說,張碩文不再任隨行發言人後,可以自由上節目,不必報備,發言內容屬於「個人自由」。蔡並表示,張只是志工而已,管他去幹什麼,況且志工這麼多,不可能管得到他們做什麼事、說什麼話。張碩文昨早還陪同連勝文赴行天宮參拜,發言人職務突遭解除,張表示,發言人身分讓媒體把他和連勝文連結在一起,讓連很有壓力,卸下發言人後「讓我很自在」。他說,發布人事調整前,蔡正元已知會他,他不僅尊重蔡的決定,也自覺這樣以後上節目比較方便,但還是會陪連跑行程。蔡正元表示,對張顯耀洩密案,部分立委和張碩文有類似看法,但因連勝文競選總部對此案已有立場,發言人發言內容必須和競選總部一致,以免外界誤解。對於張碩文點名要王郁琦下台,連勝文昨澄清,「這是張個人意見」。媒體問連,會不會擔心傷害與總統馬英九的關係?連只重複表示,那是張碩文的意見,每個人為自己言行負責。
◎0823聯合報
張顯耀案 國台辦首度回應【特派記者林克倫、記者陳君碩/北京—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疑涉共諜案(北檢昨依涉嫌洩密分案調查)去職,大陸國台辦昨首度回應稱,「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表示,「我們注意到近日台灣一些媒體的有關報導,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大陸媒體昨天也就張顯耀去職風波發表評論,認為這反映台灣面對大陸喪失自信下的敏感多疑,還調侃稱,以張顯耀「反台獨」的背景,公開的價值比吸收成為匪諜還高。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昨以「台灣首席談判代表是『共諜』太離奇」為題,指多位受訪大陸學者均不信張顯耀是共諜,反認為這是馬政府內部控制力不足,及張顯耀強勢性格所致。評論指出,台灣面對大陸時,自信心不斷流失,「變得敏感、多疑」。張顯耀有沒有成為共諜價值?評論認為,張顯耀反對台獨,當初曾大力促成兩岸三通,若要發展為共諜也不是合適人選,「他的公開價值要比他進入大陸的『隱蔽戰線』高得多。」文中順勢批評三月的反服貿學運,認為台灣政治失序,在全球各項經貿協定中,「唯有同台灣的這一份,冒出遭學生抗議並擱置的離奇周折」,張去職劇情高潮迭起,「不是正常社會能常看到的情節。」評論坦言,張顯耀案給大陸出了個難題,但說到底算是台灣內部事務,「大陸方面肯定是不想多說」,希望能以減少損害兩岸關係的方式,儘早落幕。
◎0824自由時報
刑事程序辦張 拔官障眼法〔記者陳伃軒/台北報導〕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嫌國安洩密案,調查局報請高檢署偵辦,又轉向台北地檢署報請指揮的作法,法學專家多認為處理手法粗糙,調查局很可能根本沒有釐清完整案情;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廖福特更猜測,一切刑事程序或許都是障眼法,以合理化張顯耀去職的理由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昨舉行「聯合國人權公約」新書發表會,邀請法界人士與會討論。廖福特表示,該書為市面上第一本專門討論兩公約的書籍,兩公約能讓我國憲法更細緻化;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瑤華盼此書能讓台灣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我國雖有國家人權報告,卻缺乏委員會監督落實情況。台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則說,台灣應比照國際體系重視性傾向平等。被問到張顯耀案時,律師蘇友辰指出,張案起初事實不明,才會發生不知道由哪個管轄法院受理的情形,如今一審的北檢願意受理張案,代表張涉嫌的是一審管轄的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而非二審高檢署管轄的內亂外患罪。廖福特質疑調局案情掌握有限但廖福特認為,外患、國家機密案件具高度機密性,一般不會像這樣大張旗鼓地辦案,若張真的洩密,是否會因此洩漏更大規模的機密?對國家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其次,調查局先送高檢署再送北檢的作法,凸顯調查局或許並未掌握太多案情資訊,這不免遭到質疑,何以對張發動調查程序?一切是否都是合理化張去職理由的障眼法?蘇友辰:金溥聰應先內部調查蘇友辰說,國安事件應由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先進行內部調查,釐清案情,再移送相關單位處理,而不是雙方透過媒體放話、進行攻防,這次處理手段確實粗糙、有可議之處,更有甚者,也會斲傷兩岸關係。
◎0829蘋果日報
馬挺王郁琦 暗指張是害蟲【陳郁仁、蘇聖怡、陳培煌╱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嫌洩密,藍綠立委要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下台負責,總統馬英九昨力挺王郁琦,指王處置明快,「沒有必要去職。」總統還暗指張顯耀是害蟲,說兩岸關係就像大樹,樹苗需園丁澆水施肥才能慢慢長大,一旦發現樹上有害蟲,一定要有啄木鳥的態度,把害蟲找出來除掉,樹才能正常發展。「沒有必要去職」馬英九昨跟媒體茶敘時,面對媒體詢問王郁琦和國安團隊是否要為此案負責,馬說王接到訊息後,主動發現此案和調查,還花了七十分鐘開記者會說明,明快處置,「王主委沒有必要去職」,國安機制也沒失靈,類似狀況都應這樣處理。馬也澄清張顯耀案「絕對沒任何政治鬥爭,我們自己的同仁,我們怎麼會去鬥爭他呢?」 至於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馬英九說:「兩岸關係不會因一個害蟲就發展不了,大家心理會有衝擊,但只要處置得宜,還是可繼續向前。」馬也強調,張案跟馬習會無關,但如果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接受和在國會監督下,願進行馬習會。但馬坦言,「有機會不放棄,沒這條件也不強求」。對總統的害蟲說,府方人士昨晚說,總統並非指特定對象,而是指兩岸關係的發展狀態,如果有害蟲就要除掉。 綠酸:誰放樹上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批,張顯耀是馬總統一手提拔,馬欠全國一個道歉。馬昨反擊說:「結果還沒出來就要誰道歉,這是蠻奇怪的。」儘管總統力挺王郁琦,藍委陳根德卻痛批,王撤換張顯耀的過程,自己都很難自圓其說,且此案已明顯傷害兩岸關係,王再不走會變兩岸發展的傷害。綠委蔡煌瑯則批:「若張顯耀是害蟲,是誰把他放樹上的?」
◎0829中國時報
府:害蟲並非指特定對象(李明賢/台北報導)對於馬英九總統拋出兩岸害蟲說,引發不少聯想,府方人士昨晚連忙解釋,馬總統是以大樹比喻兩岸關係,害蟲並非指特定對象。馬總統昨與媒體茶敘後回答提問表示,兩岸關係就好比一棵大樹一旦在樹上發現有害蟲,一定要以啄木鳥的態度把害蟲找出來,這棵樹才能夠正常的發展。至於,此說法是否暗指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就是害蟲?府方人士澄清,目前此案仍在司法程序中,總統並非指特定對象,而是指兩岸關係一個發展的態度,如果有問題,就須明快處理、有害蟲就要去除。府方人士轉述,總統認為兩岸關係就像一棵不斷茁壯的大樹,如果發現像是洩密等有損於大樹成長的害蟲,基於為了大樹健康,當然必須去除。府方人士還說,現在面對可能影響兩岸發展的洩密案,政府當然必須正視、且交由司法進行進一步的調查釐清。基於無罪推定原則,在司法結果明確證明犯罪之前,任何人都是無罪。
◎0822聯合報張顯耀:
21世紀白色恐怖 馬總統被蒙蔽【記者陳君碩/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辭官風暴愈演愈烈,在被調查局指涉可能被吸收為共諜後,張顯耀昨天首度主動召開記者會高調迎戰,認為這是廿一世紀的白色恐怖,指馬英九總統「被蒙蔽、被挾持」,面對未來兩岸關係的衝擊,張顯耀直言兩岸累積的互信已蕩然無存,「後果不堪設想。」張顯耀辭官風暴在被為外患罪偵辦後,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大聲喊冤,帶著一疊手寫稿和文件有備而來,痛斥這是「廿一世紀的白色恐怖」。張顯耀認為,兩岸溝通管道多元,他只是一顆棋子,如果涉及洩密,不該只有他一人被調查。張顯耀提到,兩岸談判是非常複雜的團隊作業,有一定劇本和流程,不可能「僅憑一個人就可以改變」,現在鋪天蓋地羅織罪名,扣上匪諜帽子,「這不是白色恐怖,這是什麼?」但因案情內容皆涉國家機密,說了洩密,不說莫白,之後將主動向調查局說明,證明自己對國家忠誠。張顯耀痛陳「少數人」作法草率,「為了迫害忠良,趕盡殺絕,令人不寒而慄」,不相信「少數人」可以隻手遮天,操縱調查局,罔顧國家利益;媒體追問「少數人」是否指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張顯耀頓了數秒,話到嘴邊,始終不願表明。兩岸談判代表被扣上共諜帽子,張顯耀認為這將讓兩岸累積的互信蕩然無存、參與兩岸事務的人「惶惶不可終日」、兩岸關係急速冷凍,「後果不堪設想」,至於會不會具體影響貨貿商談,張顯耀說「我不能講,我講了又洩密了。」面對自己的不利處境,張顯耀直言在國家機器下「多麼不堪」,媒體詢問是否擔心人身安全,張顯耀坦言「本來沒有,看到報紙有感覺到了」;過去認為政治並不可怕的張顯耀,感慨「現在看起來非常可怕。」張顯耀相信,現在陸委會海基會內部同仁,已經人心惶惶,風聲鶴唳,也提醒馬總統「被蒙蔽也好,被挾持也罷,我還是請總統要多保重。」有消息指張顯耀因太早洩漏底線,導致「馬習會」破局,對此張不認為馬習會破局由他造成,但是否真因此惹怒高層,張表示「不知道,或許吧。」
◎0822蘋果日報
「蘋中信」:兩岸法制家臣化危機(劉靜怡)「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間版草案,在可能各自暗懷的「超級總統制」夢想的朝野政黨心中,實際上從來不受青睞,提出至今尚無明顯立法進展。但近日來因柯震東北京吸毒案和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被辭官」事件所凸顯的兩岸法制「家臣化」嚴重危機,正足以點出兩岸協議監督及其相關法制落實的迫切必要性,已不容耽擱。只要對法治(rule of law)和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的國際比較研究稍有涉獵者,幾乎都知道「中國」是舉世公認基本權利保障風險最高國家之一,此次房東吸毒案所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卻已充分展現出台灣官員低落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遠低於國際標準,以及在兩岸法制架構下無時無刻不以家臣自居的姿態。輕信中共踐踏原則無數在中國經商、工作、求學甚至旅遊的台灣人,其實都可能遭遇柯震東被逮捕拘留多日才曝光和央視公開播送自白的遊街示眾式權利侵害。但忙著違背憲政體制向「上面長官」報告,以及對自己的兩岸談判代表隔空叫陣的陸委會,至今除了表示會「透過管道向中方反映」外,到底給了人民什麼稍具說服力的交代? 試問:若陸委會和調查局刻意「洩密」甚至「共諜」訊息為真,且是發生在總統特任的首席談判代表身上,不正揭露出這是過去至今兩岸協議談判的風險控管和監督機制--包括各種行政流程和國安內控機制及來自立法權和民間社會的外部監督在內,幾乎一片空白所帶來的惡果?如此駭人的兩岸談判法制漏洞,何能反以國營事業董事長的酬庸私了?如此處理兩岸和國安事務重大疑慮,除可惡至極的幫派式家臣文化,何以名之? 一碰上兩岸問題即在法治上自我閹割的疲弱無能,同樣出現在法務部長。她對柯案所關注的,似乎只限於反毒宣導影片效果如何,完全不提兩岸除了「投資保障協議」外,尚有「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中的「人道探視」規定;這不限於對岸所稱的「只保障台商」,而是雙方同意「及時通報」對方人員被限制人身自由、非病死或可疑為非病死等重要訊息,並依己方規定為家屬探視提供便利。更遑論法務部還親自示範無罪推定原則如何遭到踐踏,在發言中竟直接採認中國公安說法,認定柯有吸食行為,並錯誤推論出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相關規定對柯進行「追訴」和「強制勒戒」的離譜法律見解。 相對地,法務部該告訴人民的是,難道柯所屬的公司不適用「投資保障協議」第3條以下關於雙方投資人及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規定嗎?難道柯不適用「司法互助協議」嗎?同樣地,我們更不該樂見北檢在未充分遵守證據法則及踐行正當法律程序之前,草率調查兩岸藝人毒品案。 規範兩岸協議法制何以台灣政府對於協議和法律的解釋適用,完全棄守話語權,處處依照中國政府的狹隘見解運轉?當中國當局明顯未依兩岸協議進行上述通報時,台灣政府到底犯了多少應作為而不作為的錯誤?既然兩岸協議充斥著定義不清的內容,協商談判的黑箱過程爆出洩密甚至共諜疑慮,締約後台灣政府又自我棄守解釋協議和要求履約的立場;那麼,人民該甘於生活在這種以家臣文化為主軸的兩岸法制邏輯下嗎?如果你是個有基本法治價值認同的公民,是否該支持規範密度充分的兩岸協議法制,答案不言而喻吧。(台大社會科學院教授)
◎張顯耀拔官案由「家庭因素」、「工作疑點」到「共諜」,而後以「洩密」案移送台北檢察署偵辦,曲折離奇,高潮迭起,形同羅生門,那麼「共諜」到底是怎麼來的?只有還原8月21日當天四大報的要聞版(三大報作頭版頭)主要內容,當可一目了然,茲摘要整理如下:其一,聯合報A1版頭題「調局懷疑 張顯耀已被吸收成共諜」【聯合報╱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表示,他所有的機密都藏在腦袋裡,不可能會洩密。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洩密案愈演愈烈,調查局清查後懷疑張已被大陸吸收成為共諜,至少洩漏五件以上「密」與「機密」資料給大陸官員,調查局昨天正式立案調查,最快明天展開約談行動。「張恐是歷來層級最高的共諜」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長陳榮富今天將前往高檢署報請指揮偵辦,同時與檢察長王添盛開會討論後續偵辦事宜;辦案人員說,「張顯耀如果被指控是共諜,恐將是歷年來層級最高的政府官員」。「洩漏兩岸協商談判底線」陸委會昨天對張顯耀洩密的資料完成核定,清查發現,張擔任副主委兩年半期間,至少洩漏五起「密」與「機密」資料,其中包括兩岸協商談判的底線、兩岸重大政策等,相關資料已送交調查局。「長時間有計畫性的洩密」專案小組透露,張顯耀洩漏的資訊確實有影響國安之虞,「而且是長時間有計畫性的洩密」,屬於故意犯,張是否有被冤枉栽贓,很快就會有答案。其二,中國時報A1版頭題「張顯耀洩什麼密?兩岸貿易協議的談判底線?」李明賢、蕭博文、白德華/台北報導根據本報獨家獲悉的權威消息指出,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兼海基會副董事長的張顯耀,之所以去職且須接受行政調查,係因將兩岸貿易相關協議的談判底線洩漏給對岸,因事證具體且影響重大,調查局預定今日將全案報請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全案正式進入司法偵辦。情資顯示,身為我方首席談判代表的張顯耀,將兩岸貿易相關協議談判底線洩漏給對岸,隨後遭相關單位掌握並回報,而此事影響、衝擊之大,令我方決策階層頗為震驚,才會決定將張顯耀調職,並發動調查。內容與服貿、貨貿有關張顯耀擔任陸委會副主委期間,有關經貿部分,兩岸完成服貿協議簽署,加上貨貿協議仍持續談判中,張接手的業務極為機密且敏感。決策高層說,陸委會移送調查局不到短短2天,就立刻將全案報請北檢指揮偵辦;因為影響極為重大,研判檢調會加快辦案速度,並透過司法偵審讓整個案件明朗。其三,自由時報A1版頭題「案情升高 張顯耀外患罪偵辦」洩漏機密等級情資 至少兩件〔記者林慶川、彭顯鈞/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嫌國安洩密案,案情急遽升高!據指出,張顯耀洩漏給中國的國安情報,經鑑定後認定是依國家機密保護法核定的「機密」等級,且洩漏至少兩件,調查局昨已立案,今將派員赴高檢署報請檢察官指揮,全案朝「外患罪」方向偵辦。王郁琦:疑張洩密 調職調查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召開記者會反駁張顯耀的「長官出賣」說,王並表示,此案已移送調查局,昨也完成研判工作,針對調查局提供的資訊,研判是「機密性質、機密等級」。王也坦言,前天之前不知調查局有意介入,看到媒體報導才知道。對於張涉及洩密,…能把全部的事情都告訴張。其四,蘋果日報則在要聞版處理:「炒張顯耀「金溥聰同意的」王郁琦證實 沒向馬總統報告【綜合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自爆遭逼退,「被長官出賣」,逼得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出面隔空對質。張稱要他去職的「上面長官」是國安會祕書長金溥聰,王昨說,他沒說過就是金,但證實曾向金溥聰及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要調整張的職位且獲同意。王強調,七月時張被檢舉洩密,但堅不透露洩密內容,並稱:「如果讓張留在位子上,國安的風險更大。」調查局昨彙整張顯耀在陸委會經手所有文件後,派員將文件清冊送交陸委會,請其確認哪些為列管的機密文件及機密等級,待陸委會回覆後,即可分析哪些機密文件可能外流或如何外流。目前張案已交由專辦內亂、外患、及洩露重大國家機密的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立案調查,調查局指不排除未來傳張到案說明。
◎0822聯合報
兩岸首席談判代表竟是「共諜」?【社論】張顯耀去職案,一夕之間,竟升高為洩漏國家機密的「外患罪」。調查人員更大膽直言,張顯耀已疑遭對岸「吸收為共諜」,至少洩漏五件「密」與「機密」資料給大陸官員;張顯耀則喊冤,說這是廿一世紀的「新白色恐怖」。情勢的發展,令人瞠目結舌。張顯耀是兩岸首席談判代表,他身兼「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及「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的雙重身分。如此一位重要特任官,同時肩負官方主談及白手套的角色,顯示他深受高層重用及信賴;而此人若竟是個吃裡扒外、出賣國家機密的雙面人,那麼,台灣利益因此將遭受多大的損害,不堪設想。此際,相信每個民眾都會有滿腹疑問:一,倘若指控為真,則國家有多少機密經過他的手中流到對方手裡?二,兩岸既有的談判成果和進展,有哪些是暗藏了其心機的「毒果」?三,根據毒樹毒果理論,這些談判要不要全部撕毀重來?四,經此事件,兩岸需要多長的時間才有可能重回談判桌?五,誰把這麼大的談判責任交付到他手裡?任命的首長不須負識人不明之責嗎?在張顯耀傳出去職後,外界第一時間提出種種揣測,從種種事例看,可看出他是個行事缺乏嚴謹規範的人。例如,在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訪問時,張顯耀逕自代藍委賴士葆轉交了一分國內宗教團體的陳情案給張志軍,事後被王郁琦認為其作法「不恰當」;包括張顯耀安排張志軍參觀具「中資」色彩的鳳梨酥工廠,也被認為不妥。此外,「馬習會」在APEC的會面破局,有人指是張顯耀過早透露底線;包括五月間宋楚瑜與習近平的「宋習會」,也有人說是張顯耀居間安排。這些,或許都構成他下台的原因,但與「共諜」的大帽子仍有很大距離。這些作風,究竟是張顯耀個人不拘小節、或包藏禍心所致,外界目前尚無從判斷。但張顯耀在被王郁琦委婉要求「去職/靜候調查」後,卻大動作反擊,聲稱被「長官出賣」,導致後來調查局介入,反而「外患罪」加身;可見,其性格一貫高調張揚,不耐節制,殆是他惹禍上身之因。但換一個角度看,這種高調、張揚的作風,又與一般間諜出賣國家機密的人格模式截然不同。根據調查局的說法,張顯耀曾至少「洩漏」五件以上的機密給大陸官員,而且是「長時間、有計畫性的洩密」,屬「故意犯」;調查局如此言之鑿鑿,想必握有具體證據。然而,縱令張顯耀曾經洩漏兩岸談判機密,是否即能斷言他「已被吸收為共諜」,恐仍不宜驟然畫上等號;至少,這須視他交付資料的內容與方式,包括他是否收受對方的金錢對價或其他物質回饋而定。無論如何,「共諜」的帽子太大、太沉重,在野黨動不動為馬政府官員扣上紅帽子,國民黨深知其苦;如今,要指控自己任命的首席談判代表為「共諜」,必須絕對審慎,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不容渲染。張顯耀是2012年2月陳冲組閣時入閣,接替趙建民出任陸委會副主委;當時的主委仍是賴幸媛,半年後,王郁琦才接替賴成為主委。至於張顯耀兼任海基會秘書長,則是今年二月初高孔廉請辭,他受命以陸委會副主委身分兼任海基會秘書長。這項任命,使海陸兩會的「官方之手」與「白手套」合一,顯示政府有意逐漸脫掉「白手套」的想法,也反映了府院對張顯耀能力的信任。誰料,不過短短半年,他就從兩岸談判場上的第一「高手」被打成了邪惡的「共諜」?值得注意的是,陸委會副主委兼海基會秘書長的任命,表面上似讓兩個單位在運作上有了「如臂使指」的便利;實際上,卻因「一人雙角」忽官、忽民的變化,易致角色扮演上的混淆,成為國家體制上一個不易設防的漏洞。張顯耀洩漏國安機密若屬實,又如檢舉人所稱的「在境外交付」,那麼,主要漏洞便可能發生在張顯耀「海陸雙駕」的灰色地帶。這點,勢須重新檢討防堵。當年反共抗俄的口號是「匪諜就在你身邊」,沒想到,半世紀後兩岸熱絡三通交流,台灣新發現的「共諜」竟然是自己談判桌上的主將;這簡直是間諜電影般不可思議的劇情。無論如何,調查局既敢大膽說張顯耀「被吸收」當共諜,就得把關鍵的「吸收者」、「動機」及「作業模式」找出來。如果要指控兩岸談判主將是披著羊皮的狼,那麼,總得要把他的真面目讓民眾看一下吧!
◎0823聯合晚報
張顯耀案 調查局病急亂投醫【午後熱評】調查局辦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洩密,向台灣高檢署與台北地檢署請求授權,舉報速度快得驚人;結果高檢署不從,北檢答應。張顯耀案的真相在調查局眼中是什麼病?為何不從門診進入而跑去急診室求診?張案本質透詭異的氛息,辭官理由一日數變;從家庭因素到工作疑點,再到行政調查,最後走上司法解決這條路。查案的權責機關,從專辦共諜的高檢署,變成辦普通洩密的北檢,穿梭者都是調查局。法律賦予調查局「犯罪偵防」與「國安偵防」的職掌,按照道理講,這個老店蒐證、舉報經驗老到,卻在放話握有檢舉函後,竟在報案時敲錯機關大門;全案發展至今,顯示調查局對案情陌生,不像握有可靠情資,而且非得在事件當口上匆促出手,原因啟人疑竇。洩密罪在普通刑法及國家機密保護法特別法中皆有規範,違法要件須要有洩漏交付文字、圖畫、消息為前提。張顯耀說,參與兩岸談判,他親寫文稿、親自繪圖,會蠢到將文字、圖畫拿給對方留下證據嗎?或許不會。不過,會不會將消息說給對方聽,就很難斷定了。誰能證明張顯耀說出「不能說的秘密」?必然要靠截獲對話或與談的大陸官員透露,不是指控張顯耀的政府高層說了算。如果是陸方人士提供消息,陸方已是既得利益者,反咬張顯耀的動機又是為何?該如何查證?查證的難度極高。刑事訴訟有一定作業程序,即先熟悉案情,再設法蒐證,然後才可以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這和生病投醫的邏輯相似,要先確認疾病的種類,才能找到合適的專科醫師掛號、看病。調查局在高檢署碰釘子,轉向台北地檢署報請指揮偵辦的動作,像極了闖急診室的病患;但為何如此病急亂投醫?也留下法律以外的想像空間。
◎0823聯合報
失言‧洩密‧匪諜【黑白集】張顯耀是兩岸事務首席談判代表,當然滿腦子一肚子都是「機密」。此番他若是禍從口出,不外三種可能:失言、洩密,或擔任共諜。先談失言:在兩岸折衝的動態過程中,有些原本能說的臨場不能說,或有些原本不能說的臨場必須說,再者言語難免閃失,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粒的,這是失言。再說洩密:是有意識地洩漏機密,但對方是站在被動接受的立場,雙方未必有共犯關係。共諜昔稱匪諜,首須有叛國的主觀意識,且進入敵方的體制中,與敵方形成互為主從的共犯關係;此即「專案小組」放話指張顯耀「長時間有計畫地洩密,屬故意犯」,而將全案指向「外患罪」的邏輯,甚至稱「張顯耀恐是歷年來層級最高的共諜」。據前所獲資訊,張顯耀所涉似較「失言」嚴重,卻在「洩漏國防以外之祕密罪」(洩密),及「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外患/共諜)之間,出現不同見解。如今高檢署拒絕接案,即可說陸委會被打了臉。問題是:司法程序能夠釐清本案的真相嗎?過去有幾件共諜案,涉案者皆為軍職人員,因均無社會網絡,形同在與社會隔離的狀態下定讞。而張顯耀卻是兩岸關係複雜的角色,他更直接訴諸社會全力反撲,司法方面則連防止滅證串供的動作也未採取。此外,此案未來的審判,北京這個「共犯」將如何應對,亦為變數;而台灣司法獨立、媒體自由及藍綠惡鬥的社會特質皆將使本案前路難卜。例如,如今已生「若非兩國論/豈有外患罪?」的爭議。這類案件,可以預言其「司法認定」、「政治認知」與「事實真相」必有落差。張顯耀「共諜」的罪名若不成立,陸委會就等著後座力造成魚死網破的結局吧!
◎0825自由時報
放任張案失控 黨政人士:國安罪人〔記者彭顯鈞、曹伯晏、王寓中/台北報導〕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去職風波,情節一波三折高潮迭起。針對連日來對於案情的放話及各種揣測內容,包括陸委會、調查局、甚至美國在台協會(AIT)昨都跳出來澄清、否認。對此,黨政人士批評,馬英九總統和國安體系若再放任張案失控發展,才是損及國家安全及兩岸關係的真正罪人。AIT也跳出來澄清黨政人士表示,在機密案件絕無可能事前透露下,從「共諜說」開始,若放話來源如此不受節制,完全不顧內容的真實性及可能的對外關係衝擊,甚至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這是何等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馬總統還能坐視不管嗎?針對有媒體報導,張顯耀被辭官是因具「歐美背景」的人士提出檢舉,AIT發言人周書龍昨受訪被問到此案與美國的關係時表示,「據我們所了解,美國對此案沒有任何涉入。(We are not aware of any U.S. involvement in this case.)」對於媒體指「張顯耀被控外洩的機密核定時間,是在王郁琦接獲檢舉函之後」,陸委會昨澄清,本月19日已成立專案小組,王並在專案小組會議上明白指示,所有調查局送請陸委會鑑定的資訊密等,應維持原有狀態,不得因此案作密等的修正,也不得「事後核定機密」,因此並無媒體所指情況。不過,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0日公開表示,當天陸委會與調查局完成了研判工作,也就是研判相關資料的「機密性質、機密等級」,陸委會並未就相關細節清楚說明。此外,針對所謂張涉及工作疑點的部分,「陸委會早就查過沒下文」,陸委會強調,23日已鄭重聲明絕無此事。至於19日成立的專案小組已包括政風人員,陸委會也強調,相關報導與事實不符。
◎0825聯合晚報
陸委會發聲明:兩岸如常運作【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陸委會上午表示,兩岸互動未受影響。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工作疑點一案屬個案,兩岸溝通協商已制度化,不受此個案影響,近期陸委會與國台辦常態性溝通聯繫機制仍如常運作。陸委會上午發出新聞稿指出,近期報導出現各種揣測,各種傳聞均為捕風捉影的謠言。包括主委王郁琦與張顯耀不合、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維安事件有關、張顯耀與南部財團關係密切、與馬習會有關、檢舉人具歐美背景、陸委會2年前即獲檢舉並曾為此展開行政調查等錯誤資訊。陸委會指出,王郁琦19日與調查局長汪忠一聯繫後,即協調全案移送調查局,依程序循序處理,作法公平正當。陸委會否認與調查局不同調,指雙方並無誤解,呼籲社會各界應靜待司法調查結果。國家安全局今天表示,有關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涉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希望大家以理性態度靜待調查結果,國安局也支持調查局依法進行的相關作為。
◎0823聯合報
洩密/政府危機控管失能【詹德恩/銘傳大學社會與安全管理系助理教授(桃縣龜山】近日平面媒體以重要版面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下台案,電子媒體談話性節目不分黨派幾乎一面倒的為當事人「抱不平」,先不論當事人行為是否構成違法性,但可以論斷:行政當局的危機控管,實在大有問題。政務官本屬政治任命,「順我者昌」或許太沉重,但是上台或是「偶然」,下台卻為必然,不要說長官要你走時必須離開,應該是當「長官」對你信賴感或支持度不再,或是你的理念與「長官」的政策有異時,即應留下漂亮身影,自動請辭,何需聲嘶力竭、淚留滿面說些情緒性言詞,凸顯自己的情緒管理失當以及暴衝的性格。既認為當事人有失職違法情事,陸委會首長理應啟動政風機制,發動行政調查。擔心當事人妨害調查?機關首長本就有對所屬的工作職掌分配權力,因「擔心」卻安排轉任國營事業董事長,似乎不是正辦。不但造成當事人如接受本案「私了」的負面印象,亦凸顯主政者似乎不諳首長權限的窘境。司法警察機關協助偵查犯罪,本是刑事訴訟法賦予的權限,但偵查不公開亦受規範。在尚未展開偵辦,僅在與本案告發機關接觸後,即對外表示「懷疑」是共諜,不免讓人質疑:原來政治偵防案件,就是隨著掌權執政者的劍起舞。無罪推論本為現代法治國基本精神,相信如當事者所云,司法機關不是誰可以掌控的,因為獨立審判在台灣已是客觀事實,但司法警察機關的表現,讓人感受彼等距離法治精神仍然遙遠。長期以來,台灣媒體對於刑案未審先判,一旦司法機關判決結果與原報導不符時,實難對當事人名譽損害予以回復。本案恰恰相反,媒體似乎「忘記」本案件才開始偵查,一面倒的「同情」當事人,除表現出理盲煽情外,再度顯現台灣媒體的擅斷。倘最後司法機關認定當事人有違法情事,難道還是以為滿足民眾知的權利而善盡報導職責而自圓其說?主管兩岸關係的重要官員「可能」涉及洩密,甚至是「共諜」時,我們看到除不斷透過媒體放話,讓本案成為羅生門外,老百姓似乎看不到政府如何對當事人在位期間經手的涉密公文清查,以及損害控管的能力。我們不必太在乎,當事人究竟有無違法,因為司法機關最後必定會有定論。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必須在乎,如果真有洩密,究竟有無損害國家利益,如果有,政府該如何補救。
◎0824中國時報
李登輝:一下匪諜 一下洩密 國家很亂(舒子榕/台北報導)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案持續發酵。前總統李登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前副總統呂秀蓮,都對調查局等有關單位的「放話」處理方式加以批評,李登輝表示,這是一個人事問題,但國家有制度,人事方面應該依照制度處理,不要鬧成國家好像沒有制度一樣,很亂。李登輝基金會昨晚舉辦募款餐會,前副總統呂秀蓮、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等人都親自出席。對於張顯耀事件,李登輝受訪時表示,對張顯耀事件不是很了解,這是一個人事問題,相關人事問題不要鬧那麼大,「一下這樣、一下那樣。」他說,國家有制度,應該照制度處理,不要一下子說是匪諜、一下子又說是洩密。李的幕僚表示,張顯耀事件發展至今,包括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先在7、8月分,分別向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卻沒有向馬英九總統報告,王郁琦沒有搞清楚誰才是老闆;相關單位對張顯耀到底是犯下外患罪還是洩密罪等說詞,也反反覆覆。蔡英文也表示,張顯耀事件凸顯國安體制失靈,張是第一線談判人員,若真洩密,是很嚴重的事,國安體系必須重新檢討;至於過去簽署的許多協議或正在談判的協議,也因國家利益受傷,面臨檢討必要。蔡英文特別指出,案件發展過程中,包括陸委會、調查局在內的許多政府機關,在沒有完整事證的前提下,不斷對外發表聲明,加上許多政壇人士不具名放話,造成社會不安。她說,各界對兩岸關係或有不同意見,但目前的共同意見是,兩岸關係必須謹慎處理;若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發生失靈現象,政府人員就恣意放話,將對台灣的對外關係產生很大傷害。另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對此事嚴厲批評,她指小小的人事案處理成這樣,張顯耀事件是國家最大恥辱。
◎0825蘋果日報
張顯耀:介入馬習會被炒記者會手稿揭露 「總統身邊人搞破壞」張顯耀記者會,手稿寫「因參與馬習會運作,遭總統身邊的力量阻撓,他們非要我走不可。」。【徐珮君、陳郁仁、林修卉╱台北報導】遭控洩密的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今將主動聯繫台北地檢署到案說明。雖然黨政高層指張涉及的洩密案與「馬習會」無關,但《蘋果》昨發現,張上周四記者會上手拿的書面手稿,透露他是因參與「馬習會」相關運作,遭總統身邊的「力量」阻撓破壞,「所以他們非要我走不可。」但當天張未念出這段文字,張的友人昨說:「他還是怕怕的,為求自保,寧願親自向檢察官說明。」《蘋果》將張顯耀上周四記者會被拍到的手稿內容放大,發現文中第四點寫到:「我在這邊鄭重向大家報告,為什麼除張顯耀而後快的真正原因是,我認為關於馬習會的相關運作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了,針對此事……(手遮住)曾經找過我親自對我下過一些指示,但是總統身邊一直有個力量在對此事阻撓破壞,正因為總統交代我的事情我都……(手遮住),所以他們非要我走不可,這部分我只能講到這裡。」但張在記者會上隻字未提這些內容。 「親自對我下指示」因草稿裡「馬習會」這一段裡若干文字被張顯耀的手遮住,無法得知張指誰「親自對我下過一些指示」,但因為下文馬上接著說「但是總統身邊一直有個力量在對此事阻撓破壞」,研判應是馬總統對張直接下指示。張顯耀去職案發展至今儼然成為各說各話的羅生門。上周四調查局、黨政、國安人士指控張顯耀涉共諜、外患、洩露談判底線導致「馬習會」破局;張當天下午舉行記者會激動自清。全場記者會,張發言都照著準備好的手稿念,痛斥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白色恐怖,還指總統被蒙蔽、挾持,請總統要保重。但對馬習會內容,張欲言又止。當天有記者問張顯耀,媒體報導指他太早透露談判底線造成馬習會提前破局,張當場模糊回答說,整個事態發展如此快速,絕不是他造成馬習會破局,但「有人問我說是不是因為這件事才是去職的真正原因,我跟他說我不知道,但,或許吧!」 原要揭發憂遭打壓張顯耀友人昨受訪表示,張顯耀在記者會上原本想自曝這段過程,但擔心遭打壓,當場打住,想保留親自向檢察官說明。這則草稿用的是君品酒店的信紙,足見張近來多住宿飯店,未返回北市大直住所。
◎0826聯合報
張顯耀:馬習會 或許我太認真推【記者楊湘鈞╱即時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25日晚間再上談話節目談他所涉及的洩密案。究竟為何「被炒」?張顯耀說,「最近長官一些指令跟總統垂詢的不一樣」,懷疑可能因前後任長官對馬習會怎麼推動有不同看法所致,並指他「只是小棋子,或許我太認真(推動馬習會)」。張顯耀晚間接受律師謝震武專訪。他首先說明他的感想、想對政務官們提出幾個提醒,包括公文沒關防可能洩密、相關電話最好要有電話紀錄、對外談判最好要唸逐字稿。「在談判時,如果連談判目的、內容講出都算洩密,請教如何談判?」張顯耀直言,真不知指控他洩密的標準何在,如此一來,「誰敢跟我國談判?最好自保之道,請給我文字稿,大概就不會犯錯了」。謝震武詢問是否因「馬習會」的關係?張顯耀說,「怎麼推長官有不同看法,我有我的想法、也曾被交代」;但他「只是小棋子」,也不是他一人所能處理,「現在想起來或許我太認真」,但結局就是這樣,他還在思考、也希望高層能理解,是否因推動馬習會的做法不同所致?
◎0826自由時報
遭拔官逼退 張顯耀:金溥聰指示 張到案 檢依涉洩密限制住居〔記者錢利忠、彭顯鈞/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被控國安洩密案,他昨天上午由三名律師陪同到台北地檢署說明,檢方訊後改列偵字案,依洩密罪嫌將張限制住居;張應訊時指稱,主委王郁琦要他去職時,說是受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指示,張並說,是長官(也是指金)要他在兩岸事務上「多為接觸」,如今竟拿這個做文章控他洩密得罪哪一位 「大家很清楚」張訊後受訪時說:「我得罪了哪一位,大家心裡很清楚!」一旁的抗議天王柯賜海隨即接話大喊:「金溥聰。」張顯耀供稱,本月十四日王郁琦要他去職時,未提及他涉洩密,後來陸委會說他「工作有疑點」要調查,他於十七日寫信給總統馬英九,表達五點捍衛自身清白。寫信給馬 五點聲明捍衛清白張情緒激動大聲說出這五點,首先,君要臣退、臣不得不退;第二,王郁琦告知他去職,說是受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指示;第三,他所受教育是以國家為重,責任則為生命;第四,擔任副主委兩年半任內,長官要他在兩岸事務上「多為接觸」,他無不戮力從公;第五,最後他竟被指控洩密,含冤莫白。因先前馬已將信轉給王郁琦,王透過陸委會將信交給調查局,檢察官初步過濾卷證時已有了解,昨未就此細問。不過,陸委會昨晚針對上述第二點「王郁琦告知是國安會秘書長指示」,做出澄清,強調張的信「內容並未有上述文字」,相關說法與事實不符,王已將信函轉交調查局,未來釐清疑點後就可證明。陸委會:要張去職 沒提及金王郁琦本人在20日記者會上已特別強調,告知張去職時「沒有提到金」。張昨到案說明後,陸委會再度聲明替金澄清。昨天庭訊後,媒體也追問張有無透過中間人洩密?張答說,已向檢方說明事實,隨時配合傳訊,近一週有太多謠言惡意抹黑他的人格及操守、工作上的忠誠及對總統的效忠,包括在兩岸談判洩漏底線、送資料等傳聞,都不是事實。張並說,想提醒公務員,對於長官交辦事宜、公文傳遞、打電話聯絡等,最好取得紙條並蓋關防或錄音,不然隨時被懷疑洩密,他也批評此作法使公務員人心惶惶,無法推動政務,他感到難過與遺憾。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黃謀信表示,本案訊問被告後已改列偵字案,為確保未來偵查程序順利進行,檢察官諭知張限制住居處分,訊後請回。
◎0826 蘋果日報
「事後劃紅線 兩岸怎協商」批長官更迭不認帳 張顯耀昨接受《蘋果》專訪表示,至今還不知洩了什麼密。《蘋果》專訪【徐珮君、何哲欣╱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昨赴北檢說明,晚間接受《蘋果》專訪表示,他被指控洩密,到現在仍不知洩了什麼密?張質疑,如果說他踩了紅線,但兩岸協商是動態過程,「紅線是長官設的?還是法律設的?或是事後看長官認知?」如果是事後的紅線,那任何談判內容都會被定位為洩密,兩岸如何協商?不斷揣測洩密原因張顯耀在專訪中說,在陸委會兩年半,國安會換了三位秘書長(胡為真、袁健生、金溥聰),「可能是之前叫我去談的長官是一個,回來也許長官換了,長官更迭,後面長官不認帳,以致被指涉洩密」,「但這只是揣測,沒有人告訴我!」訪談中,張顯耀對案情都以檢方還在調查,未透露具體內容,但他不斷揣測被控洩密的原因。 張顯耀表示,二月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赴大陸舉行「王張會」前,他基於政治考量,指示製作陸委會的安全識別章,王認為「只要胸前掛識別證就好。」但他堅持第一次去大陸須有此準備,不然我方會被迫戴上中共識別章,王才同意。稱總統交辦僅口諭今年二月兩岸在湖南談判陸客中轉,張顯耀說,他當時與大陸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拍桌,吵得面紅耳赤,最後才完成談判。但是王郁琦不滿他向媒體說明,「我說過去在宋團隊時這是可以發言的,但王告訴我現在是馬團隊」。張顯耀昨離開地檢署後公開提醒全國公務員,長官交代工作,一定要有紙條,蓋章才可自保,然而在專訪時他強調,過去都未做這些保護自己的工作,被問及總統交代工作是否有手諭?張說:「只有口諭。」張顯耀也不滿近來高層不斷放話,「如果有檢舉資料,上面長官應當詢問、約束或警告我,而不是丟在媒體審判」,「以後誰敢去當你的談判代表?」澄清沒安排宋習會外傳張顯耀安排「宋習會」,才引起高層不快?張說,他沒有安排「宋習會」。但提到過去長官、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張感慨說:「跟對長官很重要,跟對一個有情有義的長官更重要!」被詢及對官司是否有把握?張顯耀說 ,當偵查結束後,「我相信我的所作所為禁得起社會公評。」《蘋果》問他,手中是否有保命的資料時,張笑而不答。
◎0826自由時報
張顯耀:有人藉張志軍訪台一事搞我〔記者錢利忠、彭顯鈞/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被指控洩密,他昨天赴北檢應訊時供稱,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參訪,事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轉述總統指示「別公開行程」,事後馬召開兩岸事務決策會議,卻強力檢討「為何沒公開行程」,他質疑有人要搞他,傳達錯誤資訊給總統,「我的處境很為難」。「故意傳達錯誤訊息給總統」張顯耀並在應訊後上電視節目接受專訪,他大吐苦水,納悶接到的工作指令與馬問的不一樣,結果演變成這樣。張還痛批放話者不顧國家利益,也吐露去職或許與「馬習會」有關。張顯耀昨向檢方供稱,張志軍來台行程由他負責,事前王郁琦轉述總統指示,以不希望張參訪行程曝光為由,要他進行閉門會議,最後他成功與朱立倫、胡志強及陳菊等三位市長談妥行程,王誇他說:「顯耀,不容易啊!你都做到了,很感謝你!」未料,張志軍來台第三天,在高雄發生座車遭抗議民眾潑漆事件,陳菊砲轟陸委會不聽建言,執意在不易維安的西子灣安排行程,甚至在張參訪前三天才告知高市府。張顯耀說,7月28日總統府召開決策會議時,他感受到總統質疑他策畫參訪行程,進行檯面下協商,談判過程不透明,後來是副總統吳敦義緩頰,才化解僵凝氣氛。他說,當時就起疑「到底是王說謊?還是馬忘記了?」不解馬為何收到錯誤資訊,現今他認為有人故意傳達錯誤訊息給層峰,把潑漆事件的責任全推到他頭上。張上電視時則先澄清,「不可能把公文拿去給對岸!」今年二月他還當面向對岸談判代表拍桌,雙方面紅耳赤。他質疑,談判時談到內容,動輒被指責洩密,標準何在?對於兩岸談判是否執行馬交代的事,張肯定地說「絕對有!」隨後感嘆說,現在謠言滿天,被認為有問題就變成萬劫不復,「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是犯罪,讓我感慨良多!」馬金江王誰操弄?張沉默不答對於之前種種流言傳聞,張顯耀也難掩憤怒,強調後面有人放話打壓,「我實在難以忍受!」這樣傷害的不只是他,「還有傷害到整體國家、兩岸關係!」張也強調,這些流言不是媒體自己放的、自己杜撰的,「顯然有人在操弄,讓我感觸很深!」對於究竟背後那個人是誰?主持人謝震武提出選項,包括馬、金、江(宜樺)、王(郁琦),但張沉默不答,只說馬總統不會出賣他,江則是做事很辛苦。因馬習會去職?張:或許有關張也談到近日心境,指一週來難以入眠,強調社會大眾不會相信沒有人在背後操弄此事,但他不方便多說。對於去職與「馬習會」是否有關?張說「我想或許有關」。他並吐露,很多人對「馬習會」看法不同,「我有我的想法」,此事「我曾經被交代」,但他只是其中的小棋子,他很想按照馬總統的交代推動,但是「結局就是現在這樣子!」
◎0826自由時報
〔記者項程鎮、陳慰慈/台北報導〕法界人士指出,張顯耀洩密案讓國安單位及陸委會高層內鬥曝光,相關案情還波及中國和美國,已嚴重影響台灣對外關係,馬政府對張選擇性執法,以現有資訊看,未來洩密罪是否成立都成問題,就算檢方起訴,法院也未必判有罪。馬政府選擇性執法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指出,檢方以張涉及「國防以外秘密罪」偵辦,但「國防以外秘密罪」範圍非常廣,有被濫用之嫌,如張未來真的被判刑,那麼全台政府官員都要「皮皮剉」,因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公務員可能都要被入罪,所以很顯然的,這是選擇性執法,至於為何要選擇性把張入罪,「那就要問政府高官了」。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監事林振煌律師指出,高層內鬥,不應影響對外關係,張案現在發展,鬧得連中國方面和美國在台協會都出面否認捲入,政府內部擺不平,不知中、美兩國怎樣看台灣。他並認為,目前披露的證據不夠明確,未來檢方就算起訴,張也未必會判有罪。前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峯正律師也認為,張為自證清白,一定會盡量導向政治鬥爭,但不管政治鬥爭如何,司法講究證據,以目前檢調手上握有的證據看來,應該不是太多,可能很難將張定罪。對於國安與對岸系統大亂鬥,林峯正批評「這種互鬥水準也實在太令人啞然失笑」,不管怎麼鬥,都應先考量到國家利益,國安與調查單位「未謀定而後動」的草率辦案,導致對外談判機密內容近一、兩週在政府部門間流傳,「還算是機密嗎?」
◎0826聯合晚報
總統府3分鐘記者會 「張去職 非金指示」【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上午在舉行僅3分鐘、只發表聲明不接受提問的記者會中說,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一事,並非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指示,重申不希望任何人藉此進行政治操作,傷害國家、尤其是兩岸關係。馬瑋國表示,張顯耀案已由檢調處理,進入司法程序,「總統府尊重司法,期盼各界靜待司法調查釐清真相,應避免捕風捉影、妄加揣測,誇大渲染,製造社會不安。」馬瑋國說,馬英九總統本月
17日收到張顯耀來信,張在信中表明,王郁琦已告知他「資訊外洩之事」,因此將他調離現職,以便進行調查;但部分媒體及名嘴提及,張顯耀稱他在信中提到王郁琦告訴他「去職是受國安會秘書長的指示」,與事實不符。馬瑋國說,王郁琦已多次公開說,要張顯耀去職是他的提議,總統也支持,絕非國安會秘書長指示;其次,張顯耀給總統的信中,也沒有這點聲明
◎0826聯合晚報 王郁琦去留 高層:靜候張案調查結果【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張顯耀丟官案雖已進入司法程序,但政治效應餘波盪漾,已有多人評論,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將會因此下台。政府高層人士今天表示,王郁琦在上周召開的記者會中,對自己的去留已有闡述,亦即王郁琦的去留與張案的調查結果相關。換言之,王郁琦設定的時間點,是在張顯耀案件在司法調查有所結果之後,視當時呈現的結果,再去考慮他有無相關責任,或責任有無到達需要辭職下台的地步。
◎0823蘋果日報「焦點評論」
台灣已經沒有政治「共諜」(范疇)
2014年08月23日 「共諜」的概念,今天只存在軍事領域;在政治領域,台灣沒有共諜。道理直接而簡單:不需要。中共在台灣不需要刻意收買或培植政治諜報人員的理由如下。 其一,台灣政壇的政治秘密,通常自己就會爆料,不需要挖掘。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名嘴分析,比起諜報系統的分析還要徹底。中共的對台系統,人數龐大,至少有20萬人,在各地台辦主任的辦公室內,固定訂閱台灣媒體,電視屏幕上播放著台灣各個電視台的新聞和評論節目,資訊的吸收不下於台灣的記者。 其二,中共的互聯網「輿情系統」已臻化境,只要在互聯網的大數據分析之下,全國何地會發生群眾事件,大約多少人,會持續多久,事前都能掌握。料想,這一套功夫必然也用於台灣,只要對台灣的各個網站海量跟蹤,瞬間就能整理出任何政治事件的「解密」。如若將來掌握手機信息,還可以很容易歸納出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領袖」是誰,他們對政治又持何種看法。 「洩密」的人不嫌少其三,台灣政界、學界、商界、企業界,想要親近中共的人比比皆是,只要觀察一下會晤餐會中台灣人對中國到訪人士的「哈腰率」就可明白。他們都會主動提供對政治形態、事件的看法。藍的、綠的,都在中國跑生意、拜訪涉台單位、上媒體。幾年前,維基解密所揭露的台灣人士以接受美國在台協會的訪談為榮,深怕美國人不知道自己在台灣的分量,同樣的情況正發生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之中。只是維基解密拿不到中國內部文件,但料想這種報告的總厚度已經超過台灣海峽的寬度。以去年馬王政爭為例,事後中共代表密訪台灣與各方把酒言歡,幾輪下來,「洩密」的藍的、半藍的、綠的、半綠的,人還嫌少嗎?其四,也是最根本的,在以上三個條件之下,台灣的政治鬥爭,在經歷過大江大海的中共眼中,不過是小伢兒的辦家家酒。台灣的政壇,經過老國民黨的調教,的確傳承了中國的傳統複雜鬥爭形態,然而到了今天,只能說是「有形無神」,內鬥頗內行,但外鬥功夫卻一塌糊塗。以老手的眼光看,不過是家家酒,什麼菜色都有,但什麼都不像樣。想想,一個滿漢全席的主廚,看到伢兒們辦家家酒,還需要收買伢兒問下一道菜是什麼嗎? 台無底線機密可言 與中共談判,台灣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已經沒有底線機密可言。有個笑話,某人半夜被賊驚醒,不禁哈哈大笑,說老兄不用翻了,我白天翻了一天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你半夜還翻得到啊?對台灣,中共不用派賊來,台灣人士早就自動把值錢的東西搬到屋外擺地攤了。關心台灣的人,千萬不要費力氣抓政治共諜,那只是一種意淫,不如把精力花在推動一切透明化之上。這幾年來,中共唯一沒事前掌握到的「台情」,就是318太陽花學運,因為那是台灣政壇人士也給不出的秘密情報。(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
◎0826聯合報
難道這就是馬英九兩岸築夢的終局【社論】馬英九總統的最佳政績在兩岸關係之改善,但他的這一場兩岸築夢工程,卻不無可能因張顯耀案而在卸任前約一年九個月的此際提前步上終局。這是創鉅痛深的一擊。一、馬團隊對張案荒腔走板的處理,進一步重挫了政府已深陷谷底的社會形象與信任,難以支撐其繼續推動兩岸興革政務。二、綠營與立法院,在馬政府內部找到了杯葛抵制兩岸法案的理由,主張兩岸停止任何談判,並對既成談判結果表示質疑。三、北京國台辦針對「共諜」等說法稱,「希望不要作子虛烏有的猜測」;這其實是指桑罵槐,說的是媒體的報導,卻直指「專案小組」的放話。陸媒甚至說:「這是什麼和什麼嘛?」事到如今,無論就台灣內部的政爭情勢,或就兩岸互信的齟齬而言,馬政府兩岸築夢的未竟政務如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及互設辦事處等,極可能皆就此觸礁擱淺。倘係如此,這當然是創鉅痛深的一擊,且必貽禍未來。張案在陸委會、調查局、高檢署、北京及台灣輿論之間,已經出現了顯著的認知差異;且可預測,未來司法程序也難以彌合這些裂縫。倘若張顯耀真是罪證確鑿的「被吸收的」、「長期、有計畫地」提供情資給敵方的「共諜」;那麼,陸委會決定處理此案或許尚有理由可說(雖也有人認為,即使真是「共諜」,亦當投鼠忌器,未必只有玉石俱焚一途)。但是,如今高檢署認為「外患罪」有適法性疑義,北京公開稱「共諜」之說「子虛烏有」,陸委會則從「我沒說共諜」一退十萬八千里又回到只是「工作疑點」的原點;則若欲將此案坐實為叛國通敵的「外患罪」或「共諜案」,在法律上及政治上似皆不易立足。但若這真只是「工作疑點」或「陽春洩密案」而引爆的政治風潮,竟將未來一年九個月馬政府兩岸繼續築夢的可能性全部葬送,這難道不是「吃芝麻掉了燒餅」?何況張顯耀還未必是吃得到的芝麻。然而,在馬政府最後一年九個月任期中,倘若前述兩岸既定政務就此提前擱淺,恐將造成台灣未來難以彌償的政經損傷。例如,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如果胎死腹中,俟年底中韓FTA生效必將重創台灣經貿,而在兩岸信任動搖的情勢下,台灣欲加入TPP及RCEP等大型FTA的可能性亦恐隨之俱去,則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台灣勢將墜落「FTA懸崖」,對台灣政經大勢的損傷將不堪設想。再如,兩岸爭端解決機制及互設辦事處,倘不能及時實現,非但兩岸制度化交流的進程將告停滯,且兩岸「互不否認治權」或「相互承認治權」的發展亦將倒退,兩岸關係遂陷「不進則退」之局。還有一個更關鍵性的因素,是2016年台灣可能再次發生政黨輪替。客觀而言,上述這些未竟的「兩岸殘夢」,仍以在馬政府任內較有推動的可能性,並亦較具時效性;但倘若要將這些「殘夢」全部冷凍封櫃,而待2016年民進黨若贏得執政再來解凍啟動,則非但時效已失(中韓FTA或已生效),而北京與民進黨新政府在方方面面的鑿枘扞格尤非一時能夠化解。因此,馬政府若在兩岸改善工程上半途而廢,這絕非只是馬團隊的失敗,也將造成民進黨若執政的重大困難,而北京也須面對兩岸關係變質與惡化的局面。倘係如此,則2005年連胡會及2008年馬執政共計十年以來兩岸築夢的一切努力,不無俱付東流之虞。因此,我們認為,兩岸藍綠紅三黨非但不可被張案陷住纏住,並應共同設法跳出此一泥淖。北京不要隔岸觀火,民進黨不可落井下石,馬政府必須亡羊補牢。因為,前述兩岸未竟之「殘夢」之所以必須實現,不只是馬總統一人的志業,而是維繫兩岸和平發展所必需,民進黨也非此不可,北京亦非此不能。現在,不是陷溺在張案的時候,而應是藍綠紅三黨共同挽救修補兩岸關係的時刻。兩岸關係的築夢工程必須繼續走下去,縱令真的發生「共諜案」,也應引為殷鑑、裹傷上路,何況張案尚未必是「共諜案」。馬英九的最佳政績在兩岸政策,但如今且不談和平協議和馬習會這些大夢,卻連ECFA這些小夢的未竟工程也可能毀在王郁琦等人之手,這真是「什麼和什麼嘛」。
◎0826蘋果日報
可以動輒境管嗎(吳景欽) 張顯耀雖已主動到台北地檢署說明,並遭限制住居之命令,關於洩密案的偵查,總算能脫離荒腔走板而步入正軌。只是調查局在移送此案至北檢時,檢方在尚未了解案情,亦未訊問本人的情況下,逕行發布境管令,其適法性恐該受質疑。所謂境管,究其實質,應是限制出境之意,惟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只有限制住居,而無限制出境之用語。不過司法實務一向認為,限制出境乃屬限制住居的一種方式,故兩者即常被混用,甚至劃上等號。只是此種法律欠缺,是否可藉解釋來彌補,致逾越司法權之界線,實有商榷之餘地。未依法訊問被告而在刑事程序裡,會用到限制住居的場合,即在法院認為被告有逃亡、滅證或串供等之羈押理由,卻無羈押必要時,即可為此措置,致與具保、責付同為替代羈押的手段。此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3條第3項但書、第228條第3項,不管是經拘提、逮捕,或自行到場的被告,在經檢察官訊問後,若認有羈押理由而無羈押必要者,檢方亦可為限制住居之命令。 故就張顯耀案來說,調查局從一開始以極為嚴重的外患罪移送高檢署遭退回後,改以洩密國防以外機密罪向北檢提出,實讓人對調查局執法專業產生懷疑。甚且根據《國家機密保護法》的規定,是否為國家機密,乃須由有權責的主管長官於事前為核定,若可由調查局於事後來判斷,不僅逾越權限且於法無據,更讓其得繼續背負「東廠」之惡名。 此外,調查局只是檢察官的輔助機關,自不能對其所移送之案件照單全收,必須嚴格為審查。但讓人不解的是,北檢在受理案件之後,於尚未消化案件內容致難以判斷犯嫌有無重大,且亦未依《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而先行訊問被告的情況下,即以境管之名來行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之實,就算屬檢察實務常見的作法,卻嚴重違反程序法定原則,更使無罪推定成為空談。 更值關注的是,現行法允許非司法機關為限制行動自由者,除檢察官外,尚包括行政執行署以擔保行政罰或國稅局以欠稅為理由,來對人民為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等之處分。只是依據《憲法》第8條,限制人身自由僅能由中立、客觀的法院為之,則這些由行政機關所握有的限制權限,不僅是球員兼裁判致易遭濫用,亦皆有違《憲法》所揭示的法官保留原則,而亟待全面檢討與修正。(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台灣永社常務理事)
◎0825蘋果日報「焦點評論」
張顯耀案使兩岸進入冷藏庫 (賴怡忠)張顯耀案向共諜發展後,中方就開始講話了,之後陸委會與調查局趕緊滅火說未指控張顯耀是「共諜」。顯示此案件已開始影響兩岸關係,且可能影響對張顯耀案的處理。張顯耀從2012年2月擔任陸委會政務副主委,之後再升任特任副主委之時期,正是兩岸關係進入高政治含量事務性談判,也是國共兩執政黨達到「一國兩區、兩岸一國」的兩岸定位、政治互信從「反台獨、九二共識」邁向「鞏固與深化一中框架/一中架構」的發展,還出現了陸委會-國台辦的正式政治對話。對中國來說,這是統一出現實質進展,和平協議談判即將擺上時間表的重大時刻。但當張顯耀被指控為共諜,隨之而來的將是對張在任內的兩岸協議與談判進程全部重新檢討,也暗含這段期間的兩岸關係成果都是北京透過收買台灣主導官員而得,有可能會因張案發展而被全部否定。為了防止這個政策逆轉出現,相信是中方官員要求台灣媒體勿過度揣測,中國官媒公開表示張顯耀不是共諜的重要原因。 中警告馬勿下重手但中國官媒在社評中還透露出,中國對張顯耀比對馬英九更有好感。當然這已不是中國官方第一次打馬英九臉。從太陽花運動後,不管是「宋習會」,還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六月底訪台,中方基本上對馬都不假辭色。馬說太陽花與服貿協議不過會影響兩岸關係,但習則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惠台措施一切不變,張志軍在博鰲論壇還意有所指提到祖國讓利未被台灣多數人享受,來台時也未對馬習會有任何好話,更強勢要求盡快展開和平協議談判。對北京來說,馬政府就是統治無能與策略智障的同義詞,官媒這次會公開給張顯耀肯定,不僅顯示北京對馬的不屑溢於言表,還以此告訴國民黨內其他人,何者才是北京所屬意者,也警告馬英九不可對張顯耀下重手。
張顯耀共諜案給北京起了新的懷疑,即是否馬英九有意要逆轉過去六年的國共默契,所以才用「共諜」罪名起訴。如此中方可能會有系列反應,其後座力馬政府可能無法承受。陸委會與調查局在中國官方表態後趕快撇清未以共諜案追查張顯耀,可能也與馬政府發現中方態度丕變有關。但這個撇清反而顯示中國對台灣官方的滲透十分全面,強化對張顯耀是共諜的指控。 重新省思對台有利現在的氣氛顯示馬習關係與國共互信都十分脆弱的狀態,使得機會已經不高的2014馬習會變得更加渺茫。如再加上張顯耀是負責實際規劃兩岸協議談判時程的前線總指揮,這些談判應會隨著張顯耀臨時去職與接受調查而暫時中止,甚至可能有長時間的停滯,因此兩岸關係可能會暫時進入冷藏庫。過去六年兩岸關係快速發展所衍生的問題,沒有機會好好處理。撇開藍綠與統獨的考慮,台灣是需要時間靜下來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檢視這些問題。如因張顯耀案而讓熱到相互駁火的兩岸關係有個冷卻反省的機會,對台灣應是好事一樁。(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0825聯合報 張顯耀寒蟬效應 危及兩岸談判【范世平/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台北市)】當16日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疑涉洩密事件爆發後,引發台灣內部一連串的政治風暴,北京始終保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直到22日國台辦才正式作出回應,發言人馬曉光說「我們注意到近日台灣一些媒體的有關報導,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相較318學運爆發後,直到4月9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才對外回應,這次的反應較快。特別是目前這起事件仍在進展中,事實尚待釐清,北京對於此一台灣內部事務大可表示「沒有評論」,卻在此時「有所回應」,顯示他們的焦慮。大陸萬萬沒想到,一向會給人戴紅帽子的,誇大中共對台滲透破壞的,製造兩岸交流威脅論的,不是綠營嗎?怎麼今天換成是藍營呢?而今年這個甲午年,還真是對台工作的多事之秋。318學運激發台灣社會的反中情緒,打亂中共對台工作的布局;服貿協議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法院遲遲無法通過,造成兩岸關係陷入泥濘;張志軍在6月25日來台遭到激烈抗爭,甚至被潑漆,最後被迫取消部分行程;7月20日民進黨全代會對於「凍結台獨黨綱」的提案,僅決定送交中執會研議,顯示蔡英文對此問題的態度消極,也代表近年來北京積極推動的民共交流效果有限。在此情況下又出現張顯耀事件,怎不讓北京涉台部門憂心?而台灣屢屢因自己內部的政治問題搞不定,卻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發展,還把北京拖下水,則讓陸方感到不滿。事實上,不論張顯耀事件最後如何落幕,對於日後兩岸關係都產生負面影響:首先大陸憂慮的是,這起事件似乎證明,當初318學運的抗爭是有道理的,兩岸談判果然是黑幕重重,中共對台的滲透更是鋪天蓋地。因此,台灣民眾勢必支持未來的兩岸談判與協議簽署,要有更嚴格的監督機制與相關條例;台灣社會對於兩岸交流也會產生更保守的思維。因此,除了服貿與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等法案難以在立法院通過外,將來的兩岸協議都不容易簽署,兩岸關係恐怕會不進而退。其次,兩岸談判在短期內將籠罩在尷尬氛圍。根據媒體報導,張顯耀交付機密的對象是陸方對台工作高層官員。不論最後事實為何,日後我方談判代表恐怕都要努力證明自己「不是共諜」,而陸方也必須撇清絕不會吸收我方談判代表。兩岸的談判人員也不會有太多額外互動,更不敢私下多所交流,否則會被懷疑是「情資外洩」。甚至對岸還會善意的提醒我方談判代表,你真的有被授權嗎?下次還會見到你嗎?在這種「寒蟬效應」下的兩岸談判,彼此都緊張兮兮,誠惶誠恐;雙方都毫無私誼,互信薄弱;大家都照本宣科,各抒己見,則談判效率可想而知。第三,大陸也擔心若日後對台工作官員來台進行談判或訪問時,是否會被我方檢調以「協助辦理張案」為由,要求接受約談與偵訊。所以,除要求我方提出保證外,是否調整對台工作人事,值得後續觀察。
◎0826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慎防兩岸談判「神格化」(黃天麟)
張顯耀拔官記,被朝野、名嘴、統媒吵的沸沸揚揚,各方說法莫衷一是。不過值得國人注意的,是由於在野一時之顢頇,整個劇情似已朝著國共有利的方向傾斜,核心的「協議對台之傷害、對人民生計之威脅」,完全被拋到九霄雲外。「這樣兩岸談判還能談下去嗎?」名嘴的質疑,無意間賦予兩岸談判一幅無庸置疑的「正當性」。同樣,「以後兩岸如何走下去!」意涵了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肯定。若再加一句「這對台灣、對政府是一種莫大傷害!」,即等於是向全民暗示「兩岸談判攸關台灣將來,處理不當,對全民是一項傷害,馬政府過去的兩岸政策是正確的」。即使共諜或洩密罪不成立,對張副之質疑、拔官亦已展示了馬政府對談判「底線」之堅持,顯出他「國安守護者」的假象。那麼什麼是真象?「以經促統、併吞台灣」是中國未曾改變的國家大業,任何對台商之優惠、檯面下的經濟收買,都是中國這一國家大業的一部分,馬政府明知而予以配合,是基於「化獨漸統」的意識形態,並順應跨海峽政商利益集團之欲求。是以,ECFA也好,後續的服貿、貨貿等協議,其真象是「出賣台灣主權,犧牲台灣百姓利(註:如失業、薪資倒退16年、貧富差距擴大、經濟競爭力衰退等),換取集團利益之勾當。在這一國共的算計裡,「國安」、「底線」只是用來掩蓋真象的美麗辭彙而已,當然亦無「共諜」、「洩密」的存在問題。嚴重的是,這些兩岸談判齷齪的真象,已在張顯耀案的紛擾中完全不見了。在野及名嘴,也都在爭論中跟著國民黨的節奏起舞,製造出一幅馬政府重視「國安」嚴守「底線」的假象,把過去全民對兩岸協議正當性、合理性的質疑巧妙地予以淡化,參與這兩岸政商集團談判的張副主委,甚至被賦予「忠良」的標記,拔官的馬英九即由「出賣者」一躍成為「利益」的守護者。國人請注意,假象久了就會成為真。傷台的ECFA,任憑國民黨美化久了,就能在2012年大選時發揮經濟恐嚇的神效。同樣,此次張顯耀拔官記所顯現的「國安」、「底線」、「忠良」、「捍衛國家利益」等假象,一久就會成為國民黨年底及2016年大選在野難以撼動的「信賴」資產。也請不要被「全面檢討」或「重啟談判」等即興式命題所誤。台灣若真的想要存續下去,此種「以經促統的兩岸協商」,只能讓它延到台灣加入TPP或與馬來西亞完成簽訂FTA之後(註:中國已表明反對台馬簽署FTA)。這樣才能免於被圍堵的厄運。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報紙名 | 日期 | 標題及內容 | 版別 | 錯誤與缺失 |
中國時報 蘋果日報 聯合報 中國時報 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 聯合報 聯合報 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聯合報 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聯合報 聯合晚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聯合報 聯合報 聯合晚報 自由時報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聯合晚報 中國時報 蘋果日報 聯合報 聯合報 |
0817 0817 0817 0818 0818 0818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1 0821 0821 0821 0822 0822 0822 0823 0823 0823 0824 0824 0824 0824 0825 0826 0827 0828 0828 0828 0828 0828 0829 0829 0829 0829 |
張顯耀突請辭 林祖嘉接任 張志軍維安凸槌 張顯耀辭官 張顯耀深受高層信賴卻閃辭 引揣測 張顯耀 談判拚命三郎 緋聞多 張顯耀鋒頭太健、與綠委打麻將…都出籠 海基會秘書長傾向林祖嘉兼任 查張顯耀案 調局今赴陸委會 為何去職? 陸委會高層: 張顯耀心裡有數 張顯耀涉國安問題被查陸委會「先前是保護他」 國安高層: 張知道去職理由 陸委會:張顯耀踩到紅線 府院高層:讓他離職是要保護他 張顯耀洩什麼密? 張涉洩密 調查局將傳喚說明 陸委會移送 國安站專辦 共諜案 調查局介入張案「與洩密陸方有關」 王郁琦、汪忠一 一通電話 決定張案交調查局 高層:讓張顯耀留在位上「風險更大」 王郁琦反駁:沒說金溥聰 張顯耀洩什麼密?兩岸貿易協議的談判底線? 案情升高 張顯耀外患罪偵辦 調局懷疑 張顯耀已被吸收成共諜 張案已交專辦內亂、外患、及洩露重大國家機密的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立案調查 調查局:張顯耀洩10機密 張喊冤:迫害忠良 張顯耀涉洩密案 調查局掌握中間人 北檢分案偵查張案 懷疑洩密內容超過部會級 檢調還懷疑張洩漏政院會議內容不排除傳江宜樺等作證 辦張顯耀 來自2年前檢舉函 張曾函馬喊冤 提及資訊外洩 若不涉國家機密 可能罰金結案 主動到案非保命符 遭押有先例 洩密10次可判30年 再追貪污罪 調查局關鍵事證:張顯耀洩密陸對台高官 速戰速決! 調查局今約談 張顯耀 張顯耀案 如果金王張被要求對質 檢近日將再傳 張顯耀未排除涉外患罪 洩密案 疑涉馬習會、經貿… 蔡正元:耳聞 張顯耀想選立委 傳監聽張顯耀 3年 調查局不證實 三年前,即已國安監聽 疑私藏機密公文 檢搜張顯耀家 扣書面證據 張顯耀私藏公文洩密給特定人士 張顯耀北檢傳訊 刑度最重7年 聲押要關鍵罪證 張顯耀心腹 疑傳真30份機密給知名台商 監聽共諜案 一年前就懷疑張顯耀涉洩密 |
A10版頭題 A12版頭題 A4版 A8版 A3版 A3版 A1版 頭題 A2版 頭題 A8版 頭題 A2版 A1版 A4版 頭題 A2版 A2版 A2版 A1版 A3版 A2版 頭題 A2版 A1版 頭題 A1版 頭題 A1版 頭題 A2版 A1版 頭題 A3版 A2版 A2版 A1版 頭題 A2版 A2版 A2版 A2版 A1版 頭題 A2版 頭題 A2版 A2版 頭題 A2版 A12版 A1版 頭題 A4版 頭題 A1版 頭題 A2版 頭題 A1版 頭題 A3版 頭題 |
◎張顯耀甫在今年二月調升為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兼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祕書長等要職,有如兩岸談判「首席代表」,突然去職,由現任陸委會政務副主委林祖嘉接任,備受各方關注,應作深入了解和報導。但中時除了標題有「突請辭」外,其餘內容係以陸委會官方新聞稿為主,片面亦未盡週延。 ◎查證不足。引用「匿名」消息來源,如「消息人士說」和「高層說」,皆須負報導的信賴與否風險。 ◎陸委會發言人 19日吳美紅上午舉行記者會,對於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及工作疑點請辭問題,她表示,早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法務部調查局長汪忠一電話聯繫,了解調查局掌握了相當情資,經雙方協調後,認為張顯耀的工作疑點,部分涉及國家安全,決定將全案移送調查局,陸委會也將配合調查局調查。 ◎只有引用陸委會官方新聞稿「家庭因素」內容,作若干「揣測」,不符新聞專業原則。 ◎自由時報在A2版編寫處理較其他主流報紙要週延。像引用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的分析相當中肯,認為張顯耀熟悉國會溝通,近期還為陸委會下年度預算穿梭立委辦公室,幹勁十足,看不出有辭意,應該是「被做掉」;真正原因是馬總統不想再有「外人」插手兩岸事務。張並非馬英九、金溥聰的「自己人」。像取代張的林祖嘉經常失言還升官。林在今年三月竟向外國駐台使節說「對岸可將APEC馬習會解讀為國內事務」,嚴重失言,讓陸委會緊急滅火;結果林不但未受懲處,反而高升陸委會特任副主委。陳其邁說,張曾任立委,在國會朝野都有人脈,過去常在立法院扮演「白臉」,姿態較低,反觀王郁琦根本不懂國會,已多次踢到鐵板,如今馬政府竟要張走人,「可能準備要硬幹到底」,在野黨必須強力監督」云云。並有記者特稿分析兩岸「素人」(指王郁琦、林祖嘉)掌兩岸談判,令人捏把冷汗。 ◎查證不足。張為資深國安人員,對緋聞特別謹慎,他早與妻子離婚,現有未婚的女友。 ◎0818聯合報 張顯耀聲明「被告知」請辭陸委會【記者賴錦宏/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昨晚發出聲明強調,他上周被告知去職,「當長官不需要我,顯耀也坦然接受」,表明下台並非自動請辭。行政院前天發布內閣人事異動,張顯耀因「家庭因素」請辭獲准。張顯耀昨晚以簡訊通知部分媒體聲明內容,全文如下:「感謝各界的關心,顯耀於上周四被長官告知辭去陸委會副主委一職,在陸委會任職期間,顯耀一直盡忠職守,身為總統任命之特任官,國家需要我時全力以赴,長官不需要我時,顯耀也坦然接受,再次感謝陸委會及海基會一起打拚的同仁,以及支持我的朋友們。顯耀敬上」。張顯耀前天沒有預警下突然去職,引發諸多揣測。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前天表示,張顯耀因張母近來健康狀況欠安,且近來兩岸關係進展快速、事務繁重,公、私權衡下最後才決定請辭。但外界多以為,張的母親身體狀況不佳,已有一段時日,以此原因請辭不盡合理。不過,前天行政院公布人事案後,記者即聯絡不上張顯耀。直到昨晚,突然傳出這封張顯耀署名的簡訊,再度引發外界一陣揣測。依張簡訊內容,去職因「長官不需要我」,究竟長官所指何人,外界一頭霧水。 ◎0818聯合報 陸委會:工作疑點待釐清 張須調離現職(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昨天發出去職聲明,陸委會深夜回應表示,張顯耀「因工作上有一些疑點有待釐清,必須調離現職接受調查」,因此陸委會日前進行副首長職務調整。張顯耀昨天發出的簡短聲明中,指14日被長官告知去職,語中帶有因「長官」原因才去職的意思。陸委會晚間得知聲明全文後,緊急作業回應媒體內容,包括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發言人吳美紅等都參與作業,由王郁琦主導。但因張顯耀的聲明是以簡訊通知媒體,陸委會一度懷疑真假。陸委會之後在深夜發出文字稿,指因張顯耀「有工作疑點待釐清,調離現職」,但未說明疑點為何。 ◎0818自由時報 張顯耀去職 陸委會在隱瞞什麼?立委批︰ 先說謊後語焉不詳〔記者王文萱、邱燕玲/台北報導〕被政院宣布因家庭因素請辭的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昨晚反擊稱自己是「被長官告知去職」,隨後陸委會也回擊指張是「因工作有疑點必須調離現職接受調查」,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昨晚表示,馬政府先稱張是「家庭因素」去職,現又說是「接受調查」,「語焉不詳到底是在隱瞞什麼?」他要求陸委會一次說清楚,也建議張顯耀召開記者會說明。陳其邁批說,對於張顯耀離職原因,陸委會不應說謊,要不第一時間就應說張停職接受調查,而不是等張顯耀發聲明反擊後,才出面說他工作上有問題,用這種潑糞式的回應指控,「如果張顯耀乖乖接受官方謊言,這些問題是不是就沒了?」陳其邁籲張與陸委會對質陳其邁強調,「接受調查」是很沉重的指控,他呼籲張顯耀出面召開記者會,並與陸委會對質,把事情說清楚。陳其邁指出,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曾說馬用人「不是家奴就是樁腳」 ◎0818自由時報 張顯耀踩到誰的紅線? 恐掀政治風暴(記者彭顯鈞、王寓中/特稿摘要)張顯耀被突然拔官,不管是否在操守上踩到「紅線」?抑或與「長官不和」?或者是兩岸官方互動的「代罪羔羊」?不管哪個理由,都是風暴,在陸委會拋出最新震撼彈後,張又會如何回應反擊,甚至丟出更大內幕,這不但是馬政府的醜聞,更是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更大挫敗。這一切,真正操盤的馬總統,當然也要負起所有的責任。 ◎查證不足。 19日張顯耀對友人澄清:「我根本不會打麻將!連撲克牌都不會。」 ◎查證不足。9月17日陸委會副主委施惠芬兼任海基會秘書長人事案,海基會董監事會正式通過。 ◎依法尚未立案的洩密國安事件,必須先交國安單位作內部調查;而須移送法辦者,亦須由檢察單位負責指揮調查局偵辦,並沒有調查局可直接赴政府機關(陸委會)查辦的前例。顯然報導類此重大國安事件,媒體在編寫上須先了解各項法令,才能讓閱聽大眾了解來龍去脈,不致脈絡不清,隨「匿名」或官方消息來源起舞,產生誤導。 再者,張顯耀是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在總統府沒發布免職令前,理論上還具官職,卻先逼退,顯見馬政府對處理人事問題的手段過於粗糙。 ◎0819聯合晚報調查局:證據不夠具體 尚未立案調查 【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被疑洩密遭到解職,法務部調查局上午指派國家安全維護處處長陳榮富,與陸委會協商後續偵辦事宜。調查局長汪忠一上午表示,目前主要在釐清張顯耀事件,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暫時尚未立案調查。陸委會指張顯耀是因工作上有疑點,必須去職接受調查,據了解,這個所謂疑點,指的是張顯耀被疑洩漏公務上所知悉的機密,陸委會上午將張顯耀事件移送調查局。調查局長汪忠一上午證實,調查局曾接獲檢舉,指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疑似洩密,但因檢舉內容不夠具體,目前暫未立案調查。 ◎19日各主要日報泰半根據「匿名」消息來源報導,包括「國安高層」、「高層人士」、「知情人士」等不一而足,淪為「各說各話」、「似是而非」「莫衷一是」,易混淆視聽。茲將20日聯合報專訪張顯耀登錄如下,以戡正若干錯誤訊息。 ◎0820聯合報 專訪/張顯耀:我大概知道什麼案【記者劉秀珍、林新輝/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請辭案愈演愈烈,張顯耀昨天接受本報專訪,針對涉嫌洩漏國家機密案、上周四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王張會」內容,提出回應。90分鐘的專訪,張顯耀數度泣不成聲,訪問被迫中斷數次,訪問內容摘要如下。記者問:檢調單位以洩漏國家機密偵辦,你知道你洩漏什麼國家機密嗎?張顯耀答:我不知道。如果有,我大概知道是什麼案,但現在我不能說,因為我說了,就構成洩密罪。這幾天,我會找律師研究有關洩密的法律問題,因為我日後的發言更顯重要,不能誤觸法律。跟對岸談判時洩漏機密?問:根據情資,你可能是在大陸談判時洩漏國家機密?答:我不確定,但如果真的如他們說的,是在跟對岸談判時洩露機密,陸委會搞烏龍的可能性會很大,因為從政務官、參與國共平台的黨政人士都可能洩密。我問自己到底得罪誰了?問: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或其他的長官有告訴你或暗示你可能觸犯洩密罪嗎?答: 洩漏什麼國家機密嗎?張顯耀答:我不知道。如果有,我大概知道是什麼案,但現在我不能說,因為我說了,就構成洩密罪。這幾天,我會找律師研究有關洩密的法律問題,因為我日後的發言更顯重要,不能誤觸法律。跟對岸談判時洩漏機密?問:根據情資,你可能是在大陸談判時洩漏國家機密?答:我不確定,但如果真的如他們說的,是在跟對岸談判時洩露機密,陸委會搞烏龍的可能性會很大,因為從政務官、參與國共平台的黨政人士都可能洩密。我問自己到底得罪誰了?問: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或其他的長官有告訴你或暗示你可能觸犯洩密罪嗎?答:沒有人告訴我。今天我看到陸委會用開記者會的方式告訴國人,張顯耀涉嫌洩漏國家機密,我一直在問自己:到底得罪誰了?王郁琦說金溥聰要我離開問:上周你與王郁琦見面,談了什麼?陸委會高層還說,你「心裡有數」?答:上周四王郁琦找我,說「上面」要你離開現在這個職位(陸委會副主委)。我問王:「上面是誰?」王郁琦說,「是金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我問王郁琦:「總統知道嗎?」王郁琦說,總統不知道。但(我們)會安排你去一家公司擔任董事長,周一(十八日)政院會有人跟你聯絡。「就說你要回家照顧母親」我跟王郁琦說,這樣子離開,我要如何向外界及家人交代?王郁琦表示,「我們幫你想好了,你的母親身體不好,就說你要回家照顧母親。」我說,這個理由外界不會接受,認識我的人也不會相信這個理由。而且我也沒有答應王郁琦提的條件與叫我請辭的理由。問:經過這幾天事件發展,你現在知道你必須離開陸委會副主委的原因了嗎?答:我也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我覺得我被長官出賣了。問:有人勸你不要繼續反擊嗎?答:有啊,立委孫大千就要我不再講話。我沒開玩笑 遺書都寫好了問:談談你這幾天的心情?答:我沒有開玩笑,我遺書都寫好了,我這麼為兩岸、國家殫精竭慮,卻被他們如此糟蹋,這世界有公道嗎?張顯耀表示,長官沒有跟他說明離職的原因,他何來「心裡有數」?這幾天陸續出來「與財團掛勾」、「替台商陳情」、「工作上有疑點」、「洩密」等理由,在上周四的「王張會」都沒有提。張顯耀表示,他從政多年,很清楚官場倫理,長官要屬下走,屬下只能接受。但陸委會不能透過放話、抹黑、造謠方式,對他進行人格謀殺。 ◎查證不足。多以「相關人士」、「熟悉兩岸外交人士」等「匿名」消息來源為主,報導內文提及洩漏談判底線或替台商陳情「傳聞」。多遭官方或檢調單位否認。 ◎0821聯合晚報 送檢察機關 卻轉個彎送調查局【記者董介白/特稿】陸委會前特任委張顯耀被指洩密連日來執政團隊乃至張顯耀本人都該打五十板;如果本案是攸關國家安全的機密案件,法律程序上怎會走到這步田地?如果是事涉內亂外患的案件,不是應該由檢察機關鴨子划水低調偵辦?現在弄到機密不像機密,被赤裸裸的攤開,政府醜態畢露,徒然讓人看笑話。陸委會指張顯耀因「工作上有疑點」,去職接受調查,據了解,這個所謂的疑點,是懷疑張顯耀洩漏公務上所知悉的機密,陸委會後來將張顯耀案移送調查局。張顯耀身為對大陸事務的總統特任官,如果有做出對不起國家的事,應該透過司法程序釐清;如果張顯耀將兩岸貿易協議的談判情資提供對岸,這是何等的大事,結果卻演變成隔空大對質的戲碼。照王郁琦說法,張顯耀是共諜,洩密行為明確,應該輪不到王透過媒體定調;如果張真有不法,不是應該秘密將全案移交司法警察機關,然後報請有權責的檢察官進行偵辦嗎?怎會淪為各自叫陣?讓人看的霧煞煞。不論是共諜案的偵辦,或是刑法洩密案的偵處,本應秘密進行,以免當事人串證或勾串共犯,但陸委會不循此道,反而大聲張揚,不怕影響後續偵辦嗎?此外,陸委會不直接移送指揮犯罪調查的檢察機關,卻繞個彎把案子送到調查局,這種作法實屬罕見,能讓當事人心服口服嗎? ◎此案依法定程序,移送北檢偵辦。 ◎內文報導多以「據悉」匿名消息來源為主,又扣以「共諜」案,忽視國安系統的法定程序及檢調立案辦案程序。若張為「共諜」必先經國安系統內部調查(不論專案小組或調查小組等),並經立案「確定」後,才能決定移送高檢署或地檢署偵辦。同時,此案是在媒體曝光之後,連調查局都說猶未立案,如何回過頭來送國安站?換言之,陸委會的做法受到法界質疑,怎在媒體連續報導後,配合「媒體辦案」才送法辦? ◎0822聯合晚報 陸委會:只說洩密沒說共諜【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陸委會高層上午表示,張顯耀案,陸委會從頭到尾都未講過「共諜」,只說「洩密」,且當初也認為應讓張顯耀有說明、表達意見、接受調查的機會;官員說,「很多東西並不是陸委會所講的,不能將帽子戴在陸委會頭上」,最終一切應讓證據決定張顯耀究竟有無違法。他說,外界應靜待司法調查,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語,隨著案情而任意揣測,如此將對兩岸關係與國家未來發展,產生更負面的影響。 ◎0820自由時報〔記者陳慧萍、陳彥廷、李欣芳/台北報導〕陸委會原以家庭因素為由,逕自宣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辭職,但昨天改口將張移送調查局偵辦。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昨表示,張顯耀是馬英九總統任命的陸委會特任副主委,不管他涉及何種弊端,馬都有義務向社會說明,向全民負責,不要為了遂行「個人的政治方便」,就破壞法治,大搞人事黑箱、唬弄百姓。黃帝穎強調,如果張因為司法案件去職,馬總統不僅要向國人交代事由,也要說明他任免首長的標準何在,去年9月前檢察總長黃世銘因洩密給馬總統被起訴,馬不但沒要求黃去職,還公開挺黃,甚至在法院判黃一年兩個月徒刑,馬還拖延批准黃的辭呈,讓黃轉任最高檢主任檢察官。同是行政首長遭移送調查,馬對張、黃的待遇未免落差太大,馬有必要向國人說明他的人事任免標準和「法律智能」。親民黨副秘書長劉文雄昨則為昔日戰友抱屈說,張顯耀戮力從公、使命必達,卻遭馬政府當作衛生紙般拋棄,如今還提高到調查局層級的調查,「就是要對張顯耀做人格的毀滅!」劉並質疑,未來兩岸談判時,中國是不是必須先搞清楚,我方官員何時會被拔掉?這讓馬英九總統形同放棄了剩下兩年任期的兩岸談判進展機會。劉文雄認為,因兩岸事務非常敏感,張顯耀必須經常單獨向決策的最高層報告,可能有「關鍵人士」因此覺得不高興、不喜歡他。張的聲明提到三個人,其中馬英九跟王郁琦都是張的長官,但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從來不是張的長官,因此,金必須出面說明。劉文雄痛批馬政府逼退張顯耀手法太粗糙,至今還沒有記取去年9月馬王政爭帶來嚴重後果的教訓。劉質問,「若張真的犯錯,為何不能提早幾天調查,甚至當他一離職就抓起來?」等張發表聲明後,才展開調查,「難道你們這個政府像幫派一樣,發生事情可以私了嗎?」 ◎題文未符。報導內文未提「洩密陸方」,但夾議夾述,且多為「據了解」而前後矛盾,若認為事涉「國家機密」,便須有人證(中間人)、物證,及至北檢偵辦至9月下旬連「人證」都沒有(而張涉嫌重大理應依法羈押防串供、逃亡。)無怪調查局長汪忠一僅表示張顯耀是否涉及刑事不法,目前還在清查了解中,尚未正式立案偵辦若鑑定有「洩密」情事,將立即報請管轄檢察署指揮再依證據約談相關人士說明。 外傳張顯耀涉及的洩密案「會舉國震撼」,但專案小組初步鑑定後指出,「應該沒那麼嚴重。」 ◎報導內文並未對兩人是否可以一通電話就決定偵辦?作法理程序的說明交代(現非戒嚴時期)。若有國安疑慮問題,應依法在國安系統法定程序處理,否則怎會鬧得沸沸揚揚? ◎0820聯合報 新聞眼/真相撲朔迷離 兩岸互信已傷【本報記者李仲維】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去職風波越演越烈,全案移送調查局偵辦,陸委會雖丟出主導調查這個燙手山芋,但案情真相依然撲朔迷離。馬政府處理張案的前置作業草率輕忽,令人搖頭,更可能進一步傷害兩岸脆弱互信關係。張顯耀去職案自上周六引爆以來,陸委會昨天終於證實張案與其職務涉及的國安家全問題有關,但不可思議的是,陸委會直到昨天一大早才和調查局聯繫,也才發現調查局有接獲類似的檢舉案,兩個單位因此才決定聯手調查。馬政府之前一再透過管道表達早已掌握案情,相關高層都支持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主導張案,但攸關國安問題、特任政務官涉案是何其重大的案件,為何檢調單位之前沒有提供情資、甚至參與籌劃張顯耀去職的前置作業,而讓陸委會以「家庭因素」搪塞外界?更令外界擔憂的是,張顯耀在兩岸談判第一線的一言一行,唯有協商團隊核心成員知道,這封看似打到重點的檢舉函來自何方,恐怕更值得玩味。如果不早釐清,對岸看了不僅不明所以,對過去長期往來在官方與非官方間、檯面上與檯面下建立的溝通模式,都將受到衝擊;那些上了桌的我方談判代表,恐怕都要人人自危。 ◎通篇皆以「匿名」消息來源的「高層人士」為主,還說「寧可讓談判團隊的形象受創,也不能不有所作為,否則讓張留在位上「風險更大」,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作法」。(若認是「共諜」應及時拿出「一刀斃命」的明確事證),使外界可一目了然。顯然官方有「故弄玄虛」之嫌,不斷利用片斷、似是而非的解釋,操弄媒體,以誤導讀者。 同時,類此「匿名」消息來源的單位、人物階層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反易變成新聞的風向球,甚至鬥爭的工具,錯導錯愈加背離事實。媒體應小心查證,不致被利用來誤導閱聽大眾。 ◎0820聯合晚報 冷眼集/馬事前知道? 王張對話疑點重重【記者黃國樑、范凌嘉/特稿】如果張顯耀涉及的國安洩密事件,確實是件關乎重大、危及國家利益的案件,那麼張顯耀昨天的媒體控訴,就不過是一次垂死掙扎;張所謂寫好遺書,將要以死明志,或可以博得某些短暫的同情,但真相如何,迄今外界仍如霧裡看花,仍待司法定奪。張顯耀是陸委會的特任副主委,今年初再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與秘書長,三個職務繫於一身,是海陸兩會的歷史新猷,這個作法是模仿對岸國台辦與海協會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的模式,也是兩岸體系正尋求轉型的嘗試。但初次嘗試,似乎就以失敗收場,如果張顯耀是兼了海基會職務後,因為有了更多與陸方接觸的機會而洩密,那麼這種跨海、陸的任用體制是否仍適合我方,不無疑問。下一個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仍要由頂上張顯耀位子的林祖嘉接嗎?恐怕要考慮一番。無論如何,一個名義上的談判主將,竟然牽涉到了「洩密」案,如果調查局的追查屬實,並由司法起訴,則張顯耀勢將面對重刑,一位「叛國的談判代表」,就成了註解這次風暴的歷史終審評價。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王郁琦告知張顯耀必須去職時,馬總統是否知情?照王郁琦轉述他與張顯耀的談話,「總統並不知道這件事情,與此事無關」,果真如此,一位總統任命的特任官,竟然可以未經總統同意就要求去職,恐將引發憲政爭議。兩岸團隊 不能老用拼湊而來 更重要的是,兩岸事務團隊不能老是用拼湊而來,假設張顯耀真的被判刑,當初任命張坐擁海陸大權的馬總統,難道沒有責任嗎?今天缺了一位副主委,臨陣找到某人替補,明天那邊又空了秘書長,再抓來一人頂替,裡頭有各式各樣的角力與扞格,最後就是內部翻騰不止,又怎有心思談判?讓證據說話 匿名放話可免了 兩岸現在談判已到了深水區,既是如此,豈能再找一些剛學會游泳的生嫩小輩抓瞎?專業談判隊伍的整飭,現在就得做。至於張顯耀是否真有洩密,就讓證據說話,各方聲淚俱下的激情演出繪聲繪影的匿名放話,可以免了。 ◎0821蘋果日報 張顯耀案「金溥聰同意的」王郁琦證實 沒向馬總統報告【綜合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自爆遭逼退,「被長官出賣」,逼得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出面隔空對質。張稱要他去職的「上面長官」是國安會祕書長金溥聰,王昨說,他沒說過就是金,但證實曾向金溥聰及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要調整張的職位且獲同意。王強調,七月時張被檢舉洩密,但堅不透露洩密內容。 ◎0821蘋果日報張顯耀下台疑點★說法:.陸委會先是指張顯耀因家庭因素辭職,張爆遭逼退後,改口反擊指張「工作有疑點」.張顯耀說,王郁琦告訴他要去職時指行政院會安排他接任一個公司董事長.陸委會之前記者會,指張顯耀工作疑點涉國安問題,全案移交調查局調查;王郁琦昨指張洩密 ★疑點:.既然工作有疑點還要接受調查,竟然可以家庭因素離職,難怪外界質疑:這不叫私了什麼才叫私了?.既然都要下台接受調查,還會貼心安排擔任董事長,政府真有這麼好的福利嗎?還是根本就是瞞騙說謊.由家庭因素到涉國安洩密,說法變變變,如果當初張閉嘴,這麼嚴重的指控是否石沉大海;又或者只是因為張沒乖乖聽話,就往死裡打,這難道不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0821自由時報張顯耀案 王郁琦坦承先向金溥聰報告〔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不甘被拔官,控訴遭「長官出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親上火線反駁說,他「主觀上確信」張涉及洩密,王並坦承先向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報告此事後,再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不過,他強調,這符合體制與慣例。 ◎查證不足。皆依據「匿名」消息來源,未有審慎之編寫。簡言之,此涉「未審先判」又無具體事證告知媒體。同時,如此「嚴重動搖國本」大事,高檢署豈能不受理?而交地檢署偵辦至9月下旬,乃是一人被告(張顯耀),亦無明朗進展,自遭輿論嚴厲批評。 ◎21日中國時報頭版頭題(摘要):「根據本報獨家獲悉的權威消息指出,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兼海基會副董事長的張顯耀,之所以去職且須接受行政調查,係因將兩岸貿易相關協議的談判底線洩漏給對岸,因事證具體且影響重大,調查局預定今日將全案報請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全案正式進入司法偵辦。據了解,調查局與陸委會之前一直對張顯耀洩密的經貿談判底線內容,究竟是屬於國家機密、還是國防以外機密,以及是那一種等級,要以何罪論處,由何單位偵辦,並無定見。犯的是國家機密保護法據指出,過去國安系統認為政府對大陸任何談判內容,都屬於國安層級,洩漏情報或資料,等於是洩漏國防機密,都可能會危及國家安全,所以洩密恐涉內亂外患罪章,由高檢署偵辦。但昨天陸委會認定,經貿談判應屬於國防以外機密後,涉犯的是刑法洩密罪及國家機密保護法,調查局才決定將全案報請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情資顯示,身為我方首席談判代表的張顯耀,將兩岸貿易相關協議談判底線洩漏給對岸,隨後遭相關單位掌握並回報,而此事影響、衝擊之大,令我方決策階層頗為震驚,才會決定將張顯耀調職,並發動調查。」云云 ◎0821蘋果日報一變再變 「馬政府扯謊」學者質疑張顯耀遭撤職,陸委會對去職原因由一開始的家庭因素,到事涉國安洩密,挨批難道政府瞞騙扯謊,或者根本想私了?中華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曾建元表示,陸委會一開始沒有開誠布公,想透過行政程序私下解決,若張真有叛國問題,現在不是兩蔣時代,政府應把話說清楚,而不是以「剝竹筍」方式層層揭露,這樣處理太過粗糙與拙劣。「從孝子變叛國賊」政大中山研究所副教授隋杜卿認為,陸委會應一開始就交由司法單位處理,沒有私了空間,也避免過多政治猜疑。 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黃國昌說,若張顯耀真涉洩露國家機密,應立即依法究辦,如何能讓他靜靜辭職,「不僅一起串供了對外的『家庭因素』謊言,還準備『董事長』的酬庸職務?」他痛斥:「這個國家要被這群人糟蹋到什麼程度?」張的被辭職風波充分暴露馬政權的腐敗沉淪。 曾任陸委會主委的民進黨祕書長吳釗燮表示,馬政府說法一變再變,讓人感覺一開始就是撒謊。綠委陳其邁指陸委會從一開始的家庭因素到現在的洩密,讓張顯耀從孝子變叛國賊,去職理由反覆,「完全是在扯謊,隔空串證!」陳指拔掉政務官要有理由,沒具體事證,人家當然吞不下去,況且陸委會手法拙劣,陳質疑調查局已捲入人事鬥爭。(記者李英婷、郭建伸、黃揚明) ◎0821蘋果日報「蘋論」:真的是大明王朝 馬金江內閣真讓人拍案驚奇。不但18位閣員、政務官折戟沉沙,而且還理由怪異,話裡有話,這種情形若不叫失敗政府,什麼才叫失敗政府?高層說,張顯耀踩到紅色底線,洩露談判機密,「寧可讓談判團隊形象受創」,因為「讓張留在位子上,風險更大。」乍聽之下言之成理,但細想起來疑雲重重。張顯耀拔官揭黑幕首先,洩密,洩什麼密?有談判經驗的人都知道,在談判過程中除了大原則和底線不能洩露外,其他很多細節處於灰色地帶,機不機密含糊不明,用洩密罪整人頗為容易。就算張真的洩露機密,那是叛國大罪,怎麼還宣布張因母親生病而辭職?後來又加上將安排張擔任國營事業董事長? 扁執政時突然夸言有些軍人要政變,引起軒然大波。王郁琦主委若發現張洩密叛國,理應提出證據通知檢調直接逮捕張,進行偵訊。怎麼又是母親生病、又是轉職董事長,最後沒招了又推出洩密說。這樣前言不對後語是心虛嗎?如何杜悠悠之口? 認定談判者的洩密動機可審查他是否由談判中獲得利益即可知曉,例如看他在中國是否有親友家族經營的事業、是否與中資有利益來往。答案是沒有,政府高層證實張並無涉及關說和利益輸送的案件。 其次,看起來比較像人事權力鬥爭。張個性強硬、恃才傲物,又出身親民黨,口口聲聲總統,眼中沒看見其他所有長官,可能是中箭落馬的原因。然而,可怕的是當局先扣張危害國家安全的大帽子,再命令情治調查機關羅織證據,是「先射箭再畫靶」的低級伎倆。美國好萊塢拍過無數部電影都在批判CIA局、國土安全部拿國安的大帽子濫權侵害人權。沒想到台灣國安單位也已「進化」到這個階段,金溥聰厥功甚偉。 逾越職權傷害體制再者,此案彰顯我們政府構造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爛透了!陸委會副主委是總統任命的政務官,王郁琦竟然在記者會說,他只向金溥聰和江宜樺報告,就撤換張顯耀。王的主管是馬英九還是金溥聰?金的老闆是馬還是自己?如此混亂體制、干擾憲政、逾越職權,有如明代宦官亂政,連勝文的大明王朝說,一針見血。此事發展下去,對體制的傷害將大於葉盛茂夜奔扁宅洩密以及馬王大戰。馬總統,收斂金溥聰的權力,還原張案的原貌,改革政府體制,此其時矣。 ◎媒體不可隨「匿名」消息來源作「未審先判」(「無罪推定」舉世法律通則)的主觀建構編寫,亦有違新聞專業規範。且無法律上「一刀斃命」證據。茲摘要於下: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洩密案愈演愈烈,調查局清查後懷疑張已被大陸吸收成為共諜,至少洩漏五件以上「密」與「機密」資料給大陸官員,調查局昨天正式立案調查,最快明天展開約談行動。「張恐是歷來層級最高的共諜」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長陳榮富今天將前往高檢署報請指揮偵辦,同時與檢察長王添盛開會討論後續偵辦事宜;辦案人員說,「張顯耀如果被指控是共諜,恐將是歷年來層級最高的政府官員」「洩漏兩岸協商談判底線」陸委會昨天對張顯耀洩密的資料完成核定,清查發現,張擔任副主委兩年半期間,至少洩漏五起「密」與「機密」資料,其中包括兩岸協商談判的底線、兩岸重大政策等,相關資料已送交調查局。張「長時間有計畫性的洩密」專案小組透露,張顯耀洩漏的資訊確實有影響國安之虞,「而且是長時間有計畫性的洩密」,屬於故意犯,張是否有被冤枉栽贓,很快就會有答案。 ◎0821聯合報 傳張交涉APEC太早托出底線 馬習會破局【記者李仲維/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遭指洩漏國安機密,消息人士透露,全案可能與張顯耀代表我方與陸方交涉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太早和盤托出我方底線,導致「馬習會」破局。今年APEC袖會議11月在北京登場,據指出,馬政府指派張顯耀代表我方交涉出席非正式領袖會議事宜,全力爭取馬總統親自與會。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個月底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透露,政府仍在試圖說服北京在今年APEC期間舉行「馬習會」。據悉,今年主辦國中國大陸最遲在8月底、9月初,將遞送非正式領袖會議邀請函給各國,陸方規畫由某國台辦副主任前來遞交邀請函。消息人士指出,張顯耀這次遭指洩漏國安機密,可能與太早和盤托出我方底線有關,不但導致「馬習會」破局,兩岸如今對給馬總統邀請函上的「稱謂」都沒談定,到時候北京若派人送來,我方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十分棘手。(註: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已於8月26日利用來台參訪之便,遞交邀請函。) ◎0821聯合晚報 張顯耀案的3個疑點【午後熱評】一封檢舉函,讓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被高層認定為「共諜」;演變至今,不但海陸兩會陣形大亂,連國安會、總統府都無法置身事外。特任官沒有任期保障,隨時可以換將,但馬團隊竟能把簡單的人事更迭,搞成複雜的國安危機,讓人傻眼這齣情節緊湊的連續劇,各方不斷加碼演出,劇情張力十足,但戲外仍有許多疑點。首先,總統表態挺王郁琦,但總統是何時決定支持?上周四王張攤牌時,王強調總統還不知此事,但各方質疑後,府昨天改口說總統兩周前就知道。如果總統任命的特任官,去職竟然不需總統同意,馬政府到底誰是老大?其次,如果張是共諜,府院的處理也不合邏輯;被問到「為何不以洩密罪究辦」,高層解釋這不合「無罪推定原則」。憑一封檢舉函、連行政調查都還沒展開,就透過情治機關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放話指張是「共諜」,這算無罪推定嗎?此外,既然張顯耀讓總統「痛心疾首」,為何還要酬庸他「董事長」?國家名器,可以私相授受給「共諜」嗎?第三,若「共諜」指控屬實,且張至少五度洩密,顯示馬總統識人不明,國安系統的內控機制也完全失靈。更嚴重的是,「共諜」主談的各項兩岸協議,還有沒有效力?在野黨要求退回服貿,執政黨還能不能拒絕?想跟對岸重啟服貿談判,北京還會不會接受?要跟美國深化合作,華府還敢不敢信任?「共諜說」可能徹底改變朝野互動、兩岸互惠與台美互信,但馬團隊似乎沒有意識到後果的嚴重性,就算可以順利鬥垮張顯耀,恐怕也得賠上國家利益。府院率爾成章,形同抱薪救火,把一部間諜片演成了荒謬劇,結局還不知如何收場。 ◎0822中國時報 先入為主+草率 張顯耀成共諜(陳志賢/新聞分析)調查局偵辦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洩密案,由於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並未指控張為共諜、所犯的是外患罪,而調查局經短短2天蒐證,一個洩密罪就變成外患罪,張顯耀就成了被中共吸收多年的「共諜」。如此辦案不叫草率,甚麼才叫草率?如此認定,不是先入為主,甚麼才叫先入為主?事實上,不管陸委會、調查局在處理張顯耀案,過程及程序、法律見解都令外界「霧煞煞」。調查局竟一天認定陸委會以事涉「國家安全」原因,突然將張顯耀調職,陸委會還宣稱把張調離副主委一職,是為了對張進行「行政調查」。但奇怪的是,如果張顯耀洩密,涉及國安問題,事證若明確,張的犯行如此嚴重,陸委會起初只是單純採取行政調查,但到了調查局竟然清水變雞湯,張顯耀馬上被立案調查,甚至能在一天內就判定張洩漏的是國家機密,還成為共諜。搶在廉政署前介入所謂行政調查,是機關首長透過政風人員對所屬人員進行調查,目前各機關政風單位均隸屬廉政署,相關政風資料均會向上呈報廉政署酌參,但廉政署的「友軍」調查局,卻能夠在陸委會表示有洩密疑慮後搶先介入調查。更何況,調查局先前宣稱曾接獲舉報張顯耀不法案的情資,但因為不具體,所以未立案偵辦。那麼,何以調查局派員到陸委會調取張顯耀的行政調查報告後,短短2天內,調查局就由原本的「內容不具體」,態度180度大轉變,認定張顯耀犯行構成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的刑法「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並立案偵辦。一般來說,政風人員因受限無調查權,所以政風人員的「行政調查」報告,多半是提供機關首長參考,通常行政調查內容因不甚具體,證據力及證據能力均有所不足,調查局卻能接手加碼成為司法案件,相當不可思議。引發黑手介入臆測,昨天調查局和高檢署研討後被高檢署打槍退回,顯然其對張涉及司法的證據掌握有限,調查局卻能在陸委會交付後無縫接軌偵辦難怪引起外界有黑手介入的臆測。 ◎0822自由時報張顯耀若是共諜 兩岸「進展」攏係假(記者蘇永耀/特稿)張顯耀去職疑案,在情治機關進一步加碼放話,稱懷疑張遭中國吸收為共諜後,兩岸關係將起大波瀾。如果指控屬實,那馬政府「引以為傲」的兩岸成效,不就都在北京的「全面監控」下,馬英九還有嘴臉來面對國人嗎?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14日當面告知張顯耀涉及洩密案,得離開副主委現職。同樣在這一天,馬英九才在總統府內接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專家團時,向訪賓們詳盡細數近年來兩岸關係的具體進展。言猶在耳,如果真有人向中國洩密,有人潛伏當共諜,那這些「進展」不就攏係假。或者,應該倒過來講,是中國併台工作的大躍進。張顯耀從2012年初進入馬政府,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到今年初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及秘書長,成為台灣的主談代表,這段時間正好是兩岸開始觸及「由經轉政」議題,除爭議極大的服貿協議在去年六月簽署外,雙方也正商談具有高度政治性的互設辦事處,馬英九甚至還計畫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如果真有洩密案,向北京說出了兩岸談判底線,那只要張顯耀「沾過」的各個談判內容,都得重新檢視,這包括馬政府力推的服貿,到底協商過程有無洩密談判底線等問題。但矛盾的是,對於過去這些兩岸互動,包括陸委會主委及國台辦主任兩次會晤等政治活動,馬政府屢屢自誇「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一副都是了不起的成績。如今「諜影幢幢」,最重要的兩岸主談代表居然涉及洩密,這必然是傷及重大國家利益。馬政府不僅國安體系崩盤中,編織的兩岸成績也不攻自破,對國人、乃至對於國際社會,都難自圓其說。 ◎查證不足。只是依據調查局單方面說法。因為究竟多少件機密?有各種不同的傳聞和報導,亦有5件8件、30件機密說法,均不足為憑,而截至9月下旬北檢偵辦,並無一正確說法。 ◎查證不足。截至9月下旬,北檢只有一被告張顯耀(沒有中間人)。 ◎0823中國時報 陸委會移送資料 找嘸中間人(陳志賢/台北報導)調查局偵辦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洩密案,因與台灣高檢署對張所涉外患罪法律適用見解不一,資料遭高檢署退回後,調查局昨改向北檢報請指揮偵辦,北檢簽分「他」字案,指派檢察官陳舒怡偵辦,近日將傳喚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作證並約談張顯耀到案說明。據了解,檢調因張顯耀洩密對象在境外,為保全證據,已先對他實施境管通報,等日後檢察官訊問過張後,再依法對張限制出境。調查局昨由國安工作站副主任楊秋香帶著承辦人,一早持調查局公函及張顯耀案調查報告,到台北地檢署報請指揮。北檢隨即由檢察長楊治宇、襄閱主任檢察官黃謀信以及檢肅黑金專組主任檢察官張介欽召開專案會議,逐一檢視調查局資料,暫簽分「他」字案偵辦,檢方將張顯耀列為被告,涉嫌罪名是洩漏交付國家機密保護罪、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北檢昨天完成分案程序後,顯示檢方已認定張顯耀洩密犯行不涉外患罪,只是一般洩密案件,案情發展相對單純、刑度亦獲大幅減輕。據調查局資料顯示,張顯耀涉嫌利用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兼任海基會等職務機會,近2年來多次以口頭或交付文件等方式,將APEC經貿談判底線、服貿政策定稿等8件機密文件、國家機密資料,陸續洩漏給大陸國台辦官員、幕僚,讓陸方提前知悉我方底線,足以損害我方在相關談判上之利益。據了解,辦案人員初步檢視陸委會移送資料,發現部分事證疏漏,且資料付之闕如,難以確認外傳的洩密「中間人」身分。據透露,陸委會移送資料,雖附有檢舉函、行政調查資料,內容雖記載張顯耀1年多來疑似洩密的時間、地點、對象,但相關資料卻無法明確舉證張洩密的部分內容,令辦案人員傷透腦筋。尤其檢舉函中未透露張和誰密切接觸,更沒所謂中間人,檢調想亡羊補牢,首先就面臨之前未對張實施監聽,就算要調閱電話通聯記錄分析,電信公司也僅保存近半年,實在有其困難。這也是北檢決暫分為他字案原因之一,顯示檢方認全案事證仍不足。 ◎查證不足。只是依據調查局單方面說法。因為究竟多少件機密?有各種不同的傳聞和報導,亦有30件機密說法,均不足為憑,而截至9月下旬北檢偵辦並無一正確說法,亦僅傳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一人。 ◎0822聯合晚報 觀察站/指控升級 傷的是誰?【記者黃國樑/特稿】整起張顯耀案,很像堆積木。從「家庭因素」、再堆上「工作疑點」,峰迴路轉,又堆上「洩密」,再加碼推高成「共諜」,最終,它以「外患罪」成了一幢顫顫巍巍的危樓,但因為基礎不夠厚實,恐怕碰它一下,立馬瓦解。堆積木不似蓋房子,它不打樁固基,張案亦是如此,從各式跡象,證據好像不怎麼充分,高檢署把案子打回票,認為證據力有限,要求補強,印證了此案先天體質不良的缺陷。顯然檢舉的內容沒有一刀斃命的能力,不是那種一翻兩瞪眼的鎖喉功,一捏就死。張顯耀大搖大擺,在電視上嗆,在報紙申訴,在記者會控告,顯得有恃無恐,似乎也自認所涉的情節,並未到達「諜」的地步。也就是說,當政府各單位不斷堆高案件的等級與高度時,恰好給了張顯耀一根細針,就只消往這堆積木的腰部一戳這幢危樓就轟隆一聲,倒成瓦礫。那麼,就算他當真犯了過錯,可以課一定的罪名,卻因原始控訴太沉重,反而變一個被冤枉、栽贓的悲劇英雄。如今的發展很像就是這個走法,陸委會說法,本案還停留在洩密案層次,但到了調查局,已成了共諜案,必須用外患罪去查辦,但兩者間卻存有很大的落差;洩密與共諜,畢竟不能等同論之。最後會不會因為共諜外患罪不成立,洩密罪也就一筆勾銷?無論如何,張顯耀已在黃河裡,洗不乾淨他的清白,而政府也蒙受了主導鬥爭、白色恐怖的指控,最重要的是,兩岸關係在這次攪得又渾又濁的混水裡,受了重傷,且回過頭來阻斷了國家經濟的遠景。這個案子沒有贏家,全民都付上了代價。 ◎0822聯合報 觀察站/張恐涉國防以外機密 應交北檢【本報記者蘇位榮】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捲入洩密疑雲,調查局擬以涉犯刑法第114條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報請高檢署指揮偵辦,但該罪構成要件必須是「處理對外國政府的事務」;當前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關係,司法實務上也未將大陸視為「外國」,高檢署才要求調查局補正證據資料。屬於外患罪章的刑法第114條規定,「受政府之委任,處理對外國政府的事務,而違背其委任,致生損害於中華民國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該罪構成要件必須是處理對外國政府的事務,但我國憲法規定的「固有疆域」包含中國大陸,馬政府兩岸政策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未將中國大陸視為「外國」,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關係,大陸對我方而言,當然不屬於外國政府。司法實務上,涉及兩岸的刑事犯罪案件,皆未將大陸視為外國。目前看來,張顯耀比較可能涉及的是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及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這兩項罪名皆屬一審管轄,應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張顯耀去職引發政治風暴,對今後兩岸談判的互信產生重大後座力,檢調偵辦這件洩密案必須格外謹慎。 ◎0822聯合晚報 陸委會:只說洩密沒說共諜【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陸委會高層上午表示,張顯耀案,陸委會從頭到尾都未講過「共諜」只說「洩密」,且當初也認為應讓張顯耀有說明、表達意見、接受調查的機會;官員說,「很多東西並不是陸委會所講的,不能將帽子戴在陸委會頭上」,最終一切應讓證據決定張顯耀究竟有無違法。 ◎仍是以「匿名」消息來源報導為主,查證不足。像內文報導的「據透露」,陸委會當年接獲的匿名檢舉,指稱副主委張顯耀疑似利用職務機會,將機密以口頭等方式洩漏給大陸國台辦官員,以及另涉其他不法情事。毫無具體事證。若是,不會這兩天才由調查局立案偵辦。再者,既然陸委會早在2年前就已接獲檢舉,其間張顯耀還一路高升(今年二月升特任副主委),直到張週前不滿被告知去職後,陸委會才改稱是在7月份接獲檢舉,並將進行行政調查,現又改司法調查,且司法處理程序破綻百出,引發各方非議。 ◎0823聯合晚報 2年前接獲檢舉? 陸委會:絕無此事(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中國時報今天報導陸委會曾於2年前接獲匿名檢舉,並於1年多前為此進行相關內部行政調查,陸委會上午以新聞稿表示,絕無此事。陸委會表示,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已於20日的記者會中明確說明,他因接獲檢舉前副主委張顯耀疑似洩密,認為事涉國安,因此於7月下旬先向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報告,並進一步查證,再於8月上旬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而金與江都有向馬英九總統報告,馬英九也有詢問王郁琦及聽取說明,並支持王所提「張顯耀需先調離現職以接受調查」的建議。 ◎仍為匿名消息來源的「知情人士」驚爆,查證不足。張顯耀是為「解釋誤解」上告,怎可能變成「不打自招」?足見「知情人士」的用心。況且事後北檢也收到由馬總統交王郁琦轉來張信的原文,無非是「喊冤」而已,至於其中涉及資訊外洩部分,並無明確事證。 ◎0824蘋果日報(綜合報導)據了解,張顯耀給總統的求助信,只有一張紙,並非萬言書,但內容包括「馬英九總統我是冤枉的,您叫我上我就上,您叫我下我就下,我沒有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您。」言詞中對總統動之以情。看過此信人士透露,張應是在向總統表達「我張顯耀是生是死,總統一句話」,希望總統能「留人」,但信中未就某一特定事項被指涉洩密而具體說明,僅強調沒有洩密。 ◎0823中國時報 國台辦:別作子虛烏有猜測(藍孝威/北京報導)張顯耀涉「共諜」案如羅生門,經過8日後,大陸國台辦昨終於打破沉默表示,「已注意到台媒報導,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昨發出大陸首篇對張案社評說,台灣首席談判代表是「共諜」太離奇。自14日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告知張顯耀須離職起,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僅在19日應詢表示,「我們不針對台灣內部人事問題做評論」。此後,張顯耀被指涉共諜、可能犯外患罪,甚至影響兩岸協商、對過往協議翻盤之說都出來,大陸國台辦始終未置一詞。昨傍晚6點,馬曉光終於再度開口。根據國台辦發到駐京台媒手機上全文如下:「有記者問,『近日,台灣媒體報導張顯耀『涉共諜案』和『洩漏談判機密』,請問國台辦如何評論?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8月22日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近日台灣一些媒體的有關報導,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不過,針對本報提問,張案是否衝擊兩岸互動,包括海協會長陳德銘下半年二度訪台,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下回合的「王張會」是否暫緩?馬曉光並未回應。對張顯耀案,陸媒近日鮮有報導,有關人士透露,北京市公安和宣傳部門本周已要求陸媒,對涉台報導謹慎勿炒作。雖說如此,黨媒《環球時報》昨則發出了張案事件後陸媒的首篇社評。社評指出,台灣政治穩定對兩岸關係至關重要,希望事情能以減少損害兩岸關係的方式儘早落幕。該社評指出,採訪幾名大陸學者均表示不相信張顯耀是共諜且認為這是台灣政府內部控制力不足、張顯耀個性強勢及台灣政治生態造成的。文章評論,張顯耀案是台灣內部事務,大陸方面肯定不想多說,但事情發展到張顯耀與當局攤牌時,大陸至今仍不作聲,恐增加台灣輿論對張顯耀「就是共諜想像」。在此社評發出後,國台辦果然開口了。 ◎0823蘋果日報 調查局爭功瞎搞「頭腦壞掉」辦外患罪踩兩岸紅線 惹怒高層 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案曝光後,調查局主動拉高案情試圖以外患罪交高檢署立案偵辦卻因法律適用問題遭拒,調查局幾天自走砲的失控作為,高層相當錯愕,黨政人士痛批調查局「頭腦壞掉」,用外患罪辦張不成,非但連累政府公信力,更差點誤踩將對岸視為外國的兩岸紅線,重傷兩岸互信基礎,他強調,幸好高檢署政治敏感度夠,否則這場調查局放的火,不知如何收場。知情人士說,張案爆發以來,調查局一連串動作就很反常首先未與陸委會溝通前,急著對外放話稱,將到陸委會取張案的檢舉事證,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對調查局要來,事先竟毫不知情。「讓高層背鍋」更誇張的是,調查局長汪忠一不但在敏感時刻大談張案偵辦方向,調查局內部更對外透露訊息,直指張顯耀可能是被對岸吸收的共諜,整個事件升高為通敵叛國案。黨政人士質疑,政府高層的認知,張始終就只是涉及洩密,案情根本沒這麼嚴重,如今外界都認定調查局受國安高層節制,調查局卻莫名爆衝,「豈非讓高層背黑鍋?」不過,知情人士指出,調查局這次之所以積極偵辦張案,可能與近半年來調查局辦案績效,遠遜於競爭對手廉政署有關,因葉世文案、黃景泰案,調查局都只有旁觀的份,在辦大案的績效壓力下,才想藉由張案一舉雪恥。 稱未外洩案情 而資深檢察官看這次調查局處理張顯耀案也認為荒腔走板,檢察官指出,調查局偵辦內亂外患罪,只要掌握線索,會立即秘密清查嫌疑人的人脈、金流,但這個案子調查局竟跳出來發言,還沒發動就傳言滿天飛,相關證據如何掌握?調查局公共關係室主任高國銓昨回應,局長汪忠一在公開行程中,是被動回應媒體,媒體相關報導都非調查局提供。(晏明強、法庭中心) ◎0824中國時報檢舉才核定機密 不算踩紅線(陳志賢/台北報導)張顯耀洩密案延燒多日,陸委會宣稱7月下旬接獲張顯耀洩密檢舉函,而調查局短短兩天就完成機密判讀認定張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問題是,核定機密的時間若在檢舉後,將不符《國家機密保護法》構成要件,故而檢方要查機密是何時核定,以確認是否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辦案人員怨接爛攤子案人員透露,陸委會移送調查局的張案資料,內容空泛,資料付之闕如,無怪乎會被高檢署「打槍」退件。更有辦案人員私下抱怨,陸委會早就查過沒下文,如今函請偵辦,簡直是把「爛攤子」丟給檢調「擦屁股」。依據陸委會說法,該會本月19日接受調查局委託,就相關資訊的機密內容進行研判,20日下午完成研判,並將相關資訊交付調查局。辦案人員質疑,國家機密的核定機關是陸委會本身,調查局並非陸委會國家機密核定機關,何來「研判」機密的能力?陸委會作法根本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規定。政風未參與行政調查辦案人員透露,一般而言,機關內部的行政調查,主要由政風人員負責,陸委會宣稱已成立「行政調查」專案小組調查張顯耀案,但事實上政風人員並未參與調查,就連主管政風業務的廉政署對張案的「行政調查」,也毫無所悉。廉政署表示,該署未接獲任何有關張顯耀案的政風調查報告,政風人員負責機關安全及公務機密維護,早已不處理過去「人二」系統的保防業務,有可能是陸委會將張案的行政調查,界定為「保密防諜」的保防調查,才未找政風人員介入。依陸委會說法,主委王郁琦7月下旬接獲有關張顯耀洩密的檢舉資料,因涉及「國安」,先向國安會祕書長金溥聰報告,8月上旬再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後,決定將張調職接受調查。事後核定機密太離譜 目前調查局是依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究辦張顯耀,由於國家機密須事先核定,因此如果張被控外洩的機密核定時間,是在王郁琦接獲檢舉函之後,張洩漏的資料,恐怕就不算是「國家機密」了。法界指出,若陸委會及調查局把「研判」機密,當成「核定」國家機密的話,那就真的太離譜了。 ◎0824自由時報 張顯耀洩密案 調局轟陸委會:抓賊還先通知「人跑光了,要怎麼查?」〔記者吳昇儒、羅添斌、項程鎮、陳慰慈/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由涉及國安改成洩密案,對於陸委會大動作宣告張涉及洩密請調查局偵辦,調查局高層怒批陸委會:「抓賊還先通知,人跑光了,要怎麼查?」王郁琦:從來沒有說「共諜」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晚則指出,陸委會一開始就以張顯耀有「工作疑點」、「涉嫌洩密」等說法,從來沒有說「共諜」這個字眼。陸委會高層官員則推給調查局,指「共諜案這個字眼,不是我們說的」,王郁琦主委當初接獲檢舉資訊指出 ,有「資訊疑似外洩」,調查局後來拿出部分疑似洩漏的內容,請陸委會協助判定機密等級,至於資訊交付給誰、如何交付出去的,「調查局不會告訴我們,這是調查局在辦案」。資深調查人員憤怒地說,陸委會在媒體面前將張顯耀涉及國安或洩密罪公開,而且還指名交由調查局偵辦,形同通知涉案人提前滅證或是離台,造成困擾,影響案件偵辦。 ◎此案已交由北檢偵辦,是否涉國家機密,撲朔迷離尚未定論,不宜違反「無罪推定」原則,作「未審先判」。 ◎0824自由時報 兩岸事務資深人士:張洩密對象 難道還有其他國家?馬政府未向中國抗議 態度曖昧〔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馬政府指控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及洩密,政府單位指控罪名一路變變變,由最初的洩密一度上升到「共諜」,再回到洩密,政府指控兩岸首席談判代表涉及洩密,但總統府、國安會以及陸委會,至今都沒有向中國當局表達強烈抗議,官方態度相當曖昧及可議。張顯耀遭拔官後大動作反擊,陸委會先是以其「工作上有疑點,有待釐清調查」,接著又說是涉及洩密,並將相關資料移送調查局,調查局接手後將案情拉高到涉及「共諜」案,在以涉及外患罪嫌送高檢署遭婉轉退回後,再改以洩密罪移送北檢。不管有無講出共諜 國人印象都是如此熟悉兩岸事務的資深人士說,張顯耀身兼三個職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海基會副董事長、海基會秘書長,他是台灣的兩岸首席談判代表,他的長官王郁琦指控張涉及洩密,收到機密資料的對象難道不是指中國當局嗎?調查局無論是移請高檢署偵辦的外患罪,還是目前移由北檢偵辦的洩密案,指涉機密資料外洩的對象,難道還會有其他國家嗎?他認為,政府高層以洩密罪移請檢方偵辦,指控的源頭對象直指中國當局,無論有沒有講出「共諜案」這三個字,給國人的印象及感覺都是如此,甚至在調查局釋出張顯耀涉及「共諜案」時,總統府、國安會及陸委會也都沒有出面否認,馬政府立場及態度相當耐人尋味。 ◎0824自由時報 改查洩密 法界質疑高層非辦張顯耀不可〔記者項程鎮、陳慰慈/台北報導〕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疑似洩密中國,調查局原依外患罪章中的「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移送高檢署偵辦被拒,改以刑法「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法界人士認為,調查局積極尋找能受理張案的偵辦單位,似乎受「高層指示」,「非辦張不可!」台大法律系教授陳志龍表示,陸委會如認為張有問題,事前內部應先研究好涉犯法條,再向司法機關告發,現在卻發生調查局想辦張外患罪不成,改送台北地檢署辦洩密,「不知陸委會底下的法政處在幹嘛?」陳志龍指出,政府連張涉案法條都產生爭議,讓人感覺陸委會和調查局不夠專業,才會發生這麼糗的事。「公民組合」發起人林峯正律師認為辦案過程超乎常規,所謂偵查不公開的內容,竟都對媒體公開,如張真有洩密情事,相關檔案資料在司法機關間流傳,這麼多辦案人員看過,「可能真的就洩密了!」林峯正指出,以往檢調不管是辦外患或洩密案,都會等案子辦到一定成熟度,掌握足夠事證,或已被外界得知辦案過程,才被動公布,但偵辦本案的保密程度,連普通貪污罪都比不上,不知檢方做何感想。前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黃瑞明反對高檢署見解,因為中國和台灣根本不是同一國,如洩密給中國,應成立外患罪,黃瑞明指出,是否構成外患罪,應以有無敵對關係為依據,中國拿飛彈瞄準台灣,如洩密中國卻不成立外患罪,這樣的法律見解太僵硬根本是錯的。 ◎此案已交由北檢偵辦,是否涉國家機密,撲朔迷離尚未定論,不宜違反「無罪推定」原則,作「未審先判」。何況在檢調全面搜索後,給予「請回」,也未聲押。 ◎此為假設性議題,而此案已交由北檢偵辦,不宜違反「無罪推定」原則,作「未審先判」。 ◎查證不足。北檢截至9月下旬,只有被告張顯耀一人,亦無中間人。 ◎0824聯合報 張顯耀案/謎團未解 先扣帽子【高源流/資深媒體工作者】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究竟洩了什麼國家機密?把機密洩給誰?透過什麼管道洩密?等等疑問,如今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謎團。儘管調查局曾經放話說,張可能是共諜,陸委會也一再暗示張顯耀做了某種對不起國家的事,但以調查局、檢方目前辦案的動作看,至少可以確定,張顯耀不是共諜。張顯耀出事前,他身兼的三個職位與工作,都是與大陸的交往有關。也就是說,跟對岸官員打交道,跟大陸各有關單位拉關係,甚至如何取得對岸官員對他的好感,都是他的工作。如今,有人對張顯耀和對岸官員走得太近,而且近到出乎尋常,表達不滿,任何思想狂野的人,都可能給張戴上紅帽子。像這種扣人家帽子的情形,台灣其實很流行,張顯耀不是第一個,他是否真的被對岸收買,幫大陸做對不起台灣的事。先從張顯耀可不可能是共諜這點來談。以張顯耀曾任國安會咨詢委員,又有陸委會副主委身分,他確實可能接觸,或者經手有關台灣軍事、經濟等等重大機密事務及文件。但是,以張顯耀的深藍背景,讓他留在兩岸對口單位裡,擔任兩岸交流與談判的重要角色,對於大陸來說更具價值。我實在看不出,大陸有收買他當共諜的必要。而且,如果真的掌控到張顯耀當「共諜」,肯定要依法將全案快速的移交調查局偵查,免得夜長夢多。而調查局如果掌握有張當共諜的事證,肯定也會立即簽案向檢察官報告,並快速搜索、約談,並將張這個共諜移請檢察官偵辦。但依據目前調查局的表現,他們辦得似乎心不甘情不願,只對張弄了個境管。這就顯示,調查局應未掌握張顯耀當共諜的事證。至於張顯耀有沒有洩露國家機密給對岸,以及如何洩露,洩露給誰這部分,說實在的,以張顯耀的身分,和他接觸對岸的層次,他即使要洩密,他所洩對象,也必然是對岸相當高的層級。以中共高層官員的鬥爭能耐,不要說我們,就算是美國 CIA,都很難從中共那個層級,弄到張顯耀洩密的情報。再講實際點,今天就算調查局,或者檢察官要偵辦此案,也必然要查出張顯耀把機密洩給了對岸的那個人,以及透過什麼方式洩密,才能辦得倒張顯耀,否則,僅靠有人檢舉,恐怕難以成案。我最擔心的是,萬一檢舉人指張顯耀洩密給對岸的人,是習近平或者張志軍,那麼這個案子怎麼辦得下去。 ◎查證不足。非調查局約談,而是北檢偵辦。 ◎0825聯合晚報 張顯耀赴北檢 「我得罪哪位 大家很清楚」【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被控洩密案,張顯耀在沒有與檢察官事先協調下,上午直入北檢到案,檢方被動安排偵查庭接招,以洩密罪被告偵訊他,庭訊於午後結束。訊後張被請回、限制住居,以確保訴訟進行,但未限制出境。張顯耀今應訊前後,都在庭外受訪,為自己辯白。尤其,中午12時40分訊後離開北檢前,張顯耀意有所指表示,「我得罪哪一位,大家都很清楚!」至於外界指的「馬習會」與洩密案有關,他則重申,在政府運作推動的過程中,他只是一顆非常小的棋子,或許得罪了人而不自知。他說:「少數放話的人,不要因個人私怨傷害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兩岸關係,也再次對造成社會不安道歉。」中午檢方結束庭訊,張顯耀表示,他已向檢方說明相關事實,未來會配合調查。近來外界對他的人格、工作忠誠度及對總統的效忠用不實謠言打壓,完全不是事實,他會在司法上全力捍衛自己的清白。張顯耀說,他最近感到不安,也因為他的事造成全體公務員的不安難過,要深深向全體公務員表示歉意,他說,執行公務都是拿著蓋過官防的公文書照著唸,他諷刺地說,「以後公務員傳遞公文書,最好都以DHL快遞或郵局寄送,打電話也要知道錄音,以免又被認為有洩密之虞。」張顯耀應訊前準備一紙袋的資料,大聲喊冤,表示這幾天以來外界有很多傳聞、不實謠言,說他洩密、洩漏談判底線、公文外洩等,完全不是事實。張顯耀說,自己從陸委會、海基會以來,戮力從公,全力達成長官交付的任務,所有外界不實紛擾、抹黑都不是事實;這段時間,外界有很多議論,他認為應該要相信自己國家的談判代表、特任官。張顯耀上午透過前親民黨團國會助理陳宏義通知媒體,指將於今天上午10時30分主動投案。由於他出庭意志堅決,在沒有與檢察官協調下,長驅直入地檢署,檢方則是與媒體同步接獲資訊,臨時準備第26偵查庭偵訊。台北地檢署上周五受理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報請指揮偵查,分由檢察官陳舒怡承辦洩密案。依例,檢方可以將主動到案嫌疑人發交調查局初訊再複訊,但檢方上午親自開庭。外傳檢調已列出具體的約談名單。上午有消息人士證實,全案分案後,只列張顯耀一人為洩密罪被告,沒有證人清冊,檢方如認為基於釐清案情有其必要性,會傳訊張的前主官即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作證。張今日是以被告身分出庭,委任楊尚訓等律師辯護。 ◎此為假設性議題,而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可以臆測作報導,有違新聞專業規範。 ◎查證不足。截至9月下旬,北檢尚未偵結,亦未提及所謂「外患罪」部分。 ◎涉主觀建構及「未審先判」,而消息來源「匿名」,多屬「據了解」。 ◎傳聞不是新聞,且無相關單位(例如國民黨中央)證實。 ◎0924聯合晚報 國安局長:沒監聽張顯耀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被指洩密,偵辦期間傳出曾遭到國安單位監聽,國安局長李翔宙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時被立委追問此事,見主查張案的調查局副局長潘鴻謀在一旁備詢始終默不作聲,李翔宙嚴正表示,他沒有對張顯耀監聽,沒有對他做通訊監察。所有共諜案依通訊監察法規定,申請通訊監察作業,由國安局依各單位需求,統一作業向法院申請;若張案有申請通信監察,自然是由國安局發起。但他強調,國安局不做政治監聽,而政治監聽範圍包括政府官員。潘鴻謀則回應,調查局沒有非法監聽,否則須面對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刑責。 ◎「疑」須查證為新聞報導,而非可以主觀達觀編寫,另孳他意,作「未審先判」。 ◎多以「匿名」消息來源繪聲繪影,未經司法認定,有「未審先判」之嫌。 ◎查證不足。 ◎0829自由時報北檢傳訊張顯耀17小時 免保請回 搜索張豪宅查扣文件〔記者錢利忠、陳慰慈、溫于德/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嫌國安洩密案有重大進展!台北地檢署懷疑張不僅洩密,恐還隱匿所執掌的機密公文,昨早傳喚他到案後,隨即指揮調查局國安站前往張位於北市大直豪宅搜索,查扣疑似相關文件,及部分可疑手抄紙條,晚間繼續漏夜開庭訊問,經過17小時,今凌晨二時許,免保請回。張顯耀上週五主動到案說明,檢察官陳舒怡當時並未提示任何卷證,庭畢僅對他限制住居。 ◎0830自由時報〔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台北地檢署偵辦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案,前天大動作搜索張的住處,並從早到晚,馬拉松式偵訊張顯耀長達17個小時,一般預料張恐會被重金交保,甚至聲押,但檢察官昨凌晨將張免保請回,讓外界看了是「霧煞煞」,台北地檢署昨指出,原限制住居處分即可確保張日後到庭應訊,但維持原處分,不代表張的涉案程度已降低。 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昨天凌晨兩點獲台北地檢署無保請回後,面帶微笑步出。張洩漏30份機密公文?檢:不符事實針對有媒體昨報導,張顯耀疑似透過親信,洩漏三十份「極機密」、「機密」與「一般公務密件」等公文給中國,這三十件公文全遭調查局攔截,成為張顯耀洩密鐵證,北檢昨指無法說明偵查內容,但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 ◎0924聯合晚報 國安局長:沒監聽張顯耀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國安局長李翔宙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時,嚴正表示,他沒有對張顯耀監聽,沒有對他做通訊監察。 ◎0830聯合報 蔡英文:張案凸顯國安體制紊亂【記者李昭安/台中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天表示,從馬政府處理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案的過程,可看出國安體制紊亂,造成政府公信力受傷害;國家安全、對外協商談判都出現危機、寸步難行,總統馬英九必須負起政治責任。蔡英文表示,張顯耀事件有無觸犯國家法律和洩密案屬司法範圍,民進黨尊重司法調查;但處理過程中程序紊亂,不同機關對外釋放不具名訊息,造成社會混淆、不安,國人也感覺到信任感被摧毀。馬總統前天以「害蟲說」比喻兩岸關係,指樹上有害蟲,就應由啄木鳥把害蟲找出來並除掉。蔡英文表示,馬總統談話有矛盾,一方面有「害蟲說」,另一方面又有「無罪推定說」,兩者「有些混淆」。馬總統指對「馬習會」採取「不放棄、不強求」立場,蔡英文說,問題在「馬習會」要達成目標是什麼?我們必須付出什麼代價?協商過程有沒有讓台灣社會有一定程度了解、讓國會有辦法監督?迄今看不出來總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